第14部分(第3/4 页)
1993年9月,作者与奥运金牌运动员熊倪、
李小双步入101次全会会场
下午我们北京申委代表团是第一个陈述,然后才是伊斯坦布尔。国际奥委会101次全会的大厅不在蒙特卡洛会议中心,而是在蒙特卡洛最东部的“夏季体育俱乐部”大厅,与我们下榻的沙滩广场饭店一墙之隔,步行可至。但不知是要求整齐,还是要树形象,硬让我们文体团也一律乘车。下午一点半出发,两分钟就到了陈述大厅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早已列队等候在那里的活泼天真的少年合唱队的女孩子们。随着下榻在市中心饭店和其他饭店的各个方面人员的陆续到来,我见到了许多久违的领导和同事。
我们在会场门外约等了半小时,才允许我团60名代表入场。按演练时分的座次,牟作云老先生和体育团的大多数奥运冠军,霍英东、霍震霆父子等海外知名人士及我和许放、王正夫等均被安排在申办城市坐席的首排。由于陈述大厅十分宽敞,国际奥委会的委员只占了前三排。第四排以后是国际单项体联主席、秘书等的座位。再往后就是申办城市席。
两点一刻左右,与会代表陆续进场。我们这时早已入座,但由于熟人多,不时要起来与朋友们握手、拥抱、问候。这时候许多人才理解了领导为什么坚持让我们坐在前边的道理。能在全会投票现场见到访过华的多名国际奥委会委员,自然十分高兴,还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主席和秘书长见到我们也在场甚感亲切。特别是国际足联主席、国际奥委会资深委员阿维兰热先生见到我十分热情。我曾三次接待他访华。这次全会时他老人家已经77岁,人是老多了。但他十分兴奋地抱住我不放,拍拍我的头说:“你们和悉尼有一拼。祝你们成功!”
两点半整,北京奥申委代表团11位陈述代表已在主席台右侧的陈述席上整装以毕。萨马兰奇主席主持会议,他宣布下午会议开始并示意请北京申办团开始陈述后,我们都有些紧张。首先是何振梁同志的串场词,他满怀感情的交替用法文和英文作了开场白,并表示:“我们深信,奥运会属于所有国家,既属于发达国家,也属于发展中国家。把举办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既将为奥运会开辟新的地平线,也将推动我们的发展进程。”然后他分别介绍了我团在陈述席上的其他几位代表。
李岚清副总理用英语发表了讲话,表达了中国政府对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支持,现场不少委员对他的英语水平表示惊讶,对中国政府的明确支持表示称道。北京奥申委主席用中文陈述后,楼大鹏同志作了主旨的体育技术报告,他纯正的英语和友善的态度赢得了委员们的好感。中间穿插放了录像片。邓亚萍用英语代表中国运动员作了表态,虽然话不多,但我知道她准备的挺辛苦,十分认真。每一句话都背了不知多少遍,现场效果很好。何振梁在串场过程中,还特别介绍了参加过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80高龄的牟作云先生和海外巨贾霍英东先生。他们虽然坐在会场的后半部,但仍起身示意,受到了委员们的关注;许多委员回头向他们致意。35分钟的陈述准时顺利结束。接着是回答问题。国际奥委会委员和国际单项体联领导人共提出了九个问题,大多是体育问题。楼大鹏同志回答了其中的八个,另一个问题由魏纪中同志作答,由于事前准备充分,当然是对答如流。我团的整体陈述应是十分成功的。
我们回到饭店后,又从饭店的闭路电视里看到了伊斯坦布尔的陈述。他们准备的略显粗糙,下工夫不够。最突出的是其女总理的脱稿讲演。伊斯坦布尔陈述一结束,我们就立即整装赶往国际奥委会指定的地点——路易二世体育馆参加申办城市表决结果的公布仪式。
抢占制高点(7)
由于组织工作不太理想,耽误了不少时间,我们抵达体育馆时已是7点差一刻,好座位早已被悉尼和曼彻斯特两个代表团占据。我团席位也被他们的多余人员占了一半,我们只能前后不成形地分开坐。外边虽然不下雨了,但仍是大阴天,天色黑糊糊的,十分压抑。我们的坐席又不完整,被一分为二,前后不衔接,更觉得不痛快。7点左右看了组委会安排的文艺演出,我们想起了中国那句老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尽了努力,委员们做什么选择,由他们去吧!
本来听说我们的主要指挥之一的万嗣铨同志与何振梁主席约好了联络暗号,好让我们早些知道结果。但只见万秘书长进出好几次会场,当我们询问他时,他都摇头,表示没有消息。在焦急的等待过程中,我们的少年合唱队起了好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