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3/4 页)
大声道:“微臣这就下去调派大军,大王且容末将先行退下!”
帝辛点了点头道:“好!那就劳烦黄将军了。”
“末将应有之义!”黄飞虎再次抱拳答礼后。便退了下去。
而帝辛却又感叹了一声道:“可惜申公豹国师出外云游、寻找散修去了,如若不然、倒是可以与太师一道前去。说不定还能将北方的那些散修招揽过来。”
闻仲一笑道:“大王不必烦恼。修士们个个心志坚定,既然其选择了与我大商为敌、便是断然不会再投向我大商了。即便是申国师前往,恐怕也是无济于事了。”
帝辛怅然一叹,又说道:“太师既然也是大教修士,却为何数百年来也未为我大商招揽一些本教修士啊?”
就见闻仲又是一笑:“正如申国师所言,我人族之中并无我们这些有门有教修士们所需。况且,我们这些有门有教的修士们功法资源样样不缺,何必放弃修炼来人族之中蹉跎时日呢?”
“所以,有门有派的修士们是不会轻易现身,反而会隐居起来,感悟道法、享受生命本质提升而带来的感受。”
“只有那些散修,由于没有相应的功法资源、才不得已出外走动,希冀能够碰到机缘、得到一些可以使己能够提升的功法或者资源。”
帝辛无耐,只好又问闻太师道:“若是北方敌军中有洪荒散修参与,太师一人恐怕是单人匹马、难敌众人啊!不知太师欲要哪位大将随行、与太师一起去征讨北方?”
闻仲双拳一抱:“众位大将们都是刚刚回国不久,鞍马劳顿,再说寻常战将对上修士也是没有益处,末将只带属下邓忠、张节、陶荣、辛环四将便可。”
正说间,黄飞虎返回大殿报告,言道正在朝歌整训的三万大军已经集结完毕,只等闻太师带军出征。
闻仲当下就辞别帝辛,以军情紧急的理由阻止了帝辛要带百官送行的建议,独自离开了大殿。
帝辛看着闻太师走出大殿之后,心中不免有些烦躁,便又看向了其他大臣们。
却见丞相比干拱手一礼道:“启禀大王,我国国库内,可以铸造道钱所用的资源已经完全清空了,急需补充,还望大王尽快定夺!”
帝辛不禁心生烦躁!将袍服一甩、厉声道:“给孤传令下去!”
“命令东伯侯姜桓楚,多多为孤收集东方玉晶、并且速速送来!”
“命令南伯侯鄂崇焕,多多为孤收集南方精金,速速为孤送来!”
“不能送达,误了孤铸造道钱的大业,别怪孤到时对他们不客气!”
喊罢,帝辛再将袍服一甩,自顾下殿回起居殿去了!(未完待续。)
344 飞熊之兆(为御剑之青云更)
再说姬昌,在回周国的途中,脑海之中一直有一个巨大的疑问在盘旋着!
本来在羑里的时候,姬昌便将自己领悟而出的六十四卦整理成册。而后,姬昌又通过道钱推演,算出商国短时确实还会国运昌盛,但是用不了几年便会急转直下、最后被周国所代替!
同时,姬昌还算出商国的命运确实是断送在帝辛的手中。
但是,姬昌在考虑申公豹的提议时,却又感觉到如果按照申公豹的说法,商国的国运是会蒸蒸日上才是,而不应该会急转直下、最终瓦解冰消、被周所代!
一个是冰消瓦解、一个是蒸蒸日上,两者之间的矛盾令姬昌整天茶饭不思、坐上车里浑浑噩噩,令一路护卫西伯侯归周的卫士们心焦不已。
一路而西,先后路过了临潼关、潼关、穿云关、界牌关、汜水关等五座商国与西域之间的重要关口,被五位镇关主将宴请时的姬昌,也都是强颜欢笑,却也愁眉不展,令几位主将也都是以为自己招待不周、徒惹天下闻名的西伯侯不喜。
待穿过五关、路过数个方国之后,眼看着已经到达金鸡岭、只待越过金鸡岭便能回到周国时,姬昌却是一病不起,再也无法赶路了!
只是这西伯侯的病却是异常古怪!
好似陷入了深层睡眠一样,面色呼吸等都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却怎么都呼唤不醒!
就连随着西伯侯到商国的医师都是束手无策、只能等候西伯侯自己醒来。
连续三天都无法唤醒西伯侯之后,护卫们只好先派人回西岐城报信、请求派军前来接应,不要在将回未回周国的地方发生意外。
而姬昌。却是由于看到周国在望、心神骤然放松之下,陷入了一个梦境。
放佛是在一片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