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唐军攻城(第1/2 页)
陈安,籍贯不详
其骁勇过人,尝与壮士十余骑于陕中格战,安左手奋七尺大刀,右手执丈八蛇矛,近交则刀矛俱发,辄害五六;远则双带鞬服,左右驰射而走。
《晋书》是房玄龄带人编写的,李积和苏烈自然多少都有浏览过。陈安虽然未有独立成传,但是若论骁勇,来到这里倒也并不是什么意外——能够双持长兵器还能打出来战绩的,那都是狠人。
其武勇过人,但是眼光不怎么样:最初为晋国效力,先后投奔成汉、汉赵,最后自立为王兵败被杀。
与这样的人打交道,随时都得担心自己会不会被他给卖了。
苏烈现在就非常担心这一点。
“懋功兄,这真的没问题吗?”苏烈看向了李积,“这可是一头会吃人的老虎啊。”
“定方,你难道这么不相信秦王殿下?”李积笑道,“更何况,这头老虎第一个要吃掉的,应该是汉赵才是。就算这头老虎想要吃了我们,那也是我们攻克太原之后的事情了。”
“说的也是——那我们什么时候动手?”
“等上几天。”李积似乎并不着急,“看那位的意思,大概是有办法让汉赵的军队调出去一部分,更方便我们动手。”
“调出去一部分?莫非……”
“晋军如果想要攻城,想法应该会和你比较类似吧。如果把这个消息透露给汉赵的话,会发生什么呢?”李积笑了笑。
“若真是如此,太原城里的兵力很可能只剩下不到一万!”
“只是这样以来,出征在外的那些人免不了逃跑,虽然有些可惜,不过太原城更重要,这样的损失可以接受。”李积盘算道,“不过算算时间,我们也差不多要出发了。”
“大概十天左右,太原的士兵们就可以抵达城东处的目的地,我们当前的位置距离太原要近一些,七天就差不多到达。”
“宽限一点时间,我们两天后出发,就差不多刚刚好。”
两天后休息恢复的唐军再次出发,向着太原城赶了过去。
八天后
“陛下,城外出现了敌方兵马!”
“十天就来了?这么快?为什么聪儿没有回禀?”刘渊一惊,赶忙详细追问道。
“陛下,不是在城南……而是城北!”
“城北?怎么可能是城北?这才几天?就算先轸赵奢插上了翅膀,给他十天他也飞不到城北!”
“陛下,看旗号,不……不是晋军。他们打得是另一个旗号。旗号的字是……唐!”
“唐?这怎么可能?”刘渊直接站了起来,“他们从哪里过来的?”
作为这片大地上的势力之一,刘渊自然知道唐的存在,但是……
“唐国不是在洛阳吗?唐军怎么会出现在晋阳北边?”
“大概,他们是从西河港出发,一路绕到了城北。”事实已经出现,刘宣逆推过程还是能做得到的,“从出发的日程推算,恐怕在我们于壶关激战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攻克了西河港。而我们丢了壶关之后就一直忙于应对晋军的进攻,根本没有时间来顾及西河港这边。所以给了他们机会——即便如此,这统军大将也绝非常人,这一路上崎岖坎坷,他们竟然还能率领数万人来到这里,抓住了一个这么好的时机!”
“报——陛下,城东也出现敌军踪迹!”
“城东?他们居然连这都已经计算在内了吗?”
“考虑到对方能抓住这个时机,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
“还请叔祖主持大局,命游子远去东门,朕当亲往北门!另外告诉聪儿回来,但是注意不要让晋军察觉,我们这个时候经受不起两路夹击!”
“陛下还请放心。”刘宣也知道这种时候的危险,直接接下了命令。
刘渊雷厉风行,很快就登上了晋阳北城。
从城楼上遥望着城下的唐军,即便经历过尸山血海,刘渊也不由得为这种军势所震撼:那是一种与晋军完全不同的感受——如果说晋军仿若历史的重现,像一座山一样扑面而来,那么眼前的唐军就是展现在眼前的未来,如同冉冉升起的朝阳。
“汉赵之主刘渊何在,我军大帅有话要说。”忽然间,唐军中走出了一个士兵,向着城上喊话,“贵国南有晋国,北有我军,已经无处可走,此即绝境,还不下马受降,我家元帅可以保证国主的生命安全!如若执迷不悟,则刀兵无眼,城破之时,国主性命堪忧!”
“巧舌如簧!想要取我的性命,尽管放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