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霍光王莽(第1/2 页)
“曹公,这是我军骑兵的损失。”走进军帐的郭嘉递上了一份军报。
“怎么会如此惨重?”曹操扫了一眼军报,抬起头看着郭嘉。
“我们派出了骑兵队,光武自然也可以。”郭嘉道,“而曹公您应该也明白,这种骑兵对战之中,个人武力的重要性。”
“所以,都输了?”
“是的,夏侯将军还受了点伤。”
“妙才受伤了?”曹操一愣,直接站了起来,“他没事吧?伤势如何?”
“问题不大,只是轻伤。只是手下骑兵损失不少。”郭嘉道,“徐将军和张将军的骑兵也各有损失,但是人没有事。”
“这么说来,光武和我们用了相同的战术?”曹操很快就反应过来,“他们都遇见了谁?”
“徐将军遇见了贾君文,彼此交手一番,平局告终;文远则是遇见了吕奉先,得益于对方手下留情,方才撤离;只有夏侯将军运气差了些,遇见了姚次况,交手不敌。”郭嘉很明显已经了解过了情况,此时将具体的情景直接道出。
“光武还真是人才济济啊……”曹操叹了口气,“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我们的骑兵本就稀缺,不能平白无故地就这么损失掉。告诉在外的游骑,见敌即回。”
“是。”郭嘉对这个选择并不感到意外,对方既然连吕布都派出来了,那么就算是派出己方最强的典韦许褚也是无用。而姚期能够在骑兵对决中击伤夏侯渊,其武力只怕也在张辽之上。己方在小范围的争斗中占不了优势,那么不如收缩应对。
只是,如果一昧的收缩应对的话。对将士们士气的打击暂且不提。若是对方的骑兵统帅能力足够,完全可以将骑兵四散开来,利用己方的兵线掩护后方的步兵行军。而己方的骑兵因为忌惮对方的骑兵却不敢靠近。这样一来……
“奉孝,你说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给他们的骑兵一个狠的?”曹操忽然问道。
“现在没有办法。”郭嘉摇了摇头,“但是过一段时间或许会有一个机会。”
“你是说,如果他们肆无忌惮的追击,就做好伏击准备?”
“不愧是曹公!”郭嘉抚掌而笑,“所言正是在下所想。”
“此法虽然好,但是对方却未必能够上钩。”曹操摇了摇头,“毕竟对手是光武帝,不不能指望一策就成功算计了对方。”
“那就给他们一个不得不中了算计的理由。”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进大帐的荀攸开口了。
“公达有何良策?”
“长社到许昌之间,多有密林,易于伏兵。骑兵则受限于自身限制,难以深入。”荀攸道,“若是对方见我军游骑撤退而进一步追击,奉孝之策可也。若是不追,则可以令游骑向密林方向撤退。”
“公达,你打算在密林里伏兵,还是不设伏兵?”
“一开始的时候,当然是不设伏兵。”荀攸继续道,“甚至我军可以牺牲一些游骑,让对方发现这个事实。”
都是聪明人,话说到这个地步上了,后面的也不用说了。
“公达,只是你这还没有解决问题。”郭嘉皱了皱眉,“对方如果不追怎么办?”
“我说了,给他们一个不得不追的理由。”
“唔,遇见了故人啊,这确实是一个合适的理由。”东汉的军帐中,刘秀看着回来禀报的吕布,微微点头,“你那个故人的水平如何?”
“武艺虽然不如我,但是和姚将军、马将军差不多。脑子和统兵都比我好使。”吕布想了想,回答道.
“居然是如此良将?那可有机会说服他归降?你也算他的故主吧?”一旁的虞诩有些好奇。吕布的武艺他是了解过的,无论是姚期还是马武,都只是勉强能在他的手下走过五十回合——但这并不是说姚期和马武这两位云台名将就弱了,而是吕布太强了而已。那么那员名叫张辽的武将……
“这次很难。文远也是个死心眼。”吕布摇了摇头,“但是如果陛下这一次打胜了,文远会降。”
“奉先既然如此笃定,那战后的劝降工作就交给你了。”刘秀道,“且回去休息吧。”
“…………臣遵旨。”吕布躬身一礼,离开了军帐。
“他说的话是真的么?”待到吕布走出了大帐,刘秀忽然开口问道。
“虽然温侯说的话未必可信,但是他对于张文远的判断是正确的。”一个声音忽然在刘秀的屏风后面响了起来,“不与曹……孟德打上一仗,是没办法劝降文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