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留宿樊楼(第1/2 页)
赵佶拍拍李世民的肩膀,“为父自会亲自去跟皇后说明此事”
李世民听到赵佶这话,脸上瞬间热辣滚烫,一阵火辣辣的感觉直涌心头,心中满是无奈与窘迫。
他下意识地抬眸,目光正巧对上李师师那含羞带怯却又满含期待的眼神,一时间竟慌乱不已,眼神闪躲了几下,才嗫嚅着开口:“爹爹,此事太过仓促,容儿皇再斟酌斟酌。”
话一出口,他自己都能感觉到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去,透着几分底气不足,仿佛连自己都无法说服。
赵佶却像没听见他的话一般,依旧兴致勃勃地畅想着:“有什么好斟酌的?
师师姑娘才情出众,模样更是一等一的标致,在这汴京城里可是出了名的。
你如今只有谌儿一个子嗣,皇家开枝散叶可是大事,关乎着江山社稷的传承。
师师姑娘进了宫,凭借她的聪慧与温柔,定能为皇家添丁,绵延子嗣,壮大我赵家血脉。”
说着,他转头看向李师师,眼中满是赞许与期许,“师师姑娘,你放心,只要你进了宫,这宫里的荣华富贵自然少不了你的,定不会让你受委屈。”
一旁的李师师脸颊愈发滚烫,红晕迅速蔓延至耳根,她微微垂首,长长的睫毛轻轻颤动,似蝴蝶振翅,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里的微风,带着几分羞涩与惶恐:“太上皇如此厚爱,师师实在愧不敢当。若能有幸侍奉陛下,定当恪守本分,不负所望。”
那声音,轻得仿佛稍大一点就会打破这微妙的氛围。
李世民只觉愈发尴尬,轻咳一声,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正色说道:“爹爹,虽说此事事关皇家子嗣,意义重大,可也需从长计议。
如今朝堂之上,诸多事务亟待解决,燕云马场的建设迫在眉睫,关乎着大宋军事力量的兴衰。
桩桩件件都耗费心力,实在无暇顾及其他。”
他的语气诚恳,眼神中透露出对国事的忧虑与无奈。
赵佶摆了摆手,不以为然道:“朝堂之事,你每日都在操心,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
再说了,这纳妃之事也不耽误你处理政务,两不误嘛。你呀,就是把自己逼得太紧了。”
段正严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见气氛有些僵持,便端起酒杯,站起身来,脸上挂着温和的微笑,不紧不慢地打圆场:“太上皇、陛下,今日能相聚于此,实乃难得的缘分。
不如先放下这些纷扰之事,一同欣赏这樊楼的夜色与美酒,享受这片刻的宁静与欢愉。”
赵佶哈哈一笑,点头道:“段王爷说得极是,来,咱们先喝酒。”
说罢,他端起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李世民也只得端起酒杯,勉强喝了一口,酒水入喉,却如同白水一般,毫无滋味,他的心思却全然不在酒上。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朝堂之上堆积如山的政务,那些亟待批复的奏折,每一份都承载着百姓的生计与国家的安。
朝堂上那些大臣争论不休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各种观点与利益的碰撞,让他倍感压力。
与此同时,李师师那娇羞的面容、含情脉脉的眼神,也不停地在他脑海中交替闪现。
她的一颦一笑,都如同春日里的繁花,娇艳动人,让他心动不已。
他不禁暗自苦笑,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在朝堂上可以果断决策,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可面对这儿女情长之事,却如此难以抉择,仿佛陷入了一团迷雾,找不到出口。
想到皇后,李世民心中更是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皇后端庄贤淑,一直以来都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对自己也是情深意重。
她的温柔与包容,在无数个疲惫的日子里给予他慰藉。
若贸然将李师师接入宫中,皇后会作何感想?
又该如何向她解释?
他仿佛看到了皇后得知此事后那失落的眼神,心中一阵刺痛。
而李师师,她的才情与美貌的确让自己心动,她的歌声宛如天籁,能驱散他心中的阴霾。
她的笑容恰似暖阳,能温暖他疲惫的心灵。
可在这动荡的时局下,自己真的有精力去经营一段感情吗?
大宋内外交困,北方的金国虎视眈眈,国内的民生亟待改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此时,包间内的气氛也因为李世民的沉默而变得有些压抑。
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的脸庞,赵佶和段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