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归德堡(第1/2 页)
如果能得到这二十万粮食,那么今年大军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内部的矛盾也能得到一定安稳。 这就是靠掠夺发家建立皇朝的弊端,只要物资匮乏,内部各种矛盾就会爆发,只能靠不断外出掠夺维持内部的稳定。 但这些的掠夺一旦失败,那么内部矛盾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还会加剧。 有着雄才大略的皇太极,想改变后金现在这一现状,所以上位没几年就急切的收权,同时不断重用汉人中的文人。 只要辽东平原得到合理的开放,也是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内部矛盾的。 “岳托台吉几日前已是回信,成功占领归德堡,想必此时已是在运送粮食回来的路上,大汗放心,你不是派了小贝勒过去接应么。”范文程弓着身体,在皇太极身边说道。 闻言,皇太极心中安定不少,随后又是问道:“准噶尔部那边如何了?” “据探子报,准噶尔部已是集结了十万军队,并派人过来勒令我们半月撤出归化城,否则就对我们发起进攻。” “不过大汗无需担心,准噶尔部虽然集结了十万大军,不过穿甲的只有一万多人而已。”范文程回道。 “哼!”皇太极冷哼一声。他都有些不明白原先的三万大军是如何输给这群没有多少甲胄的准噶尔部。 最让皇太极恼怒的是,准噶尔部不久前直接将他派去的使臣给杀了。要不是现在时机不对,他就要率领大军将这准噶尔部给击溃。 “大汗,大汗不好了。”这时一个兵卒有些慌张的跑了进来。 只见这兵卒满脸的黑灰,就连脑后的鼠尾辫子也是四散开来,看样子像是被大火烧掉一节。 皇太极皱起眉头,面前这兵卒面部被烟火熏的发黑,要不是身上那套红色的盔甲,他都认不出是哪一部的人。 “慌慌张张,像什么样子,天塌下来,也有我在。”皇太极威严的说道。 “大汗!我们中计了,那归德堡根本没有粮食,里面全是火油和干柴,七千人,全部被一把烧没了。”兵卒双眼不禁含泪说道。 皇太极心中咯噔一下,面部十分镇定,但手却是不断的颤抖,那七千人中,大半都是女真的勇士。 此时皇太极这叫一个滴血。 原本攻下归化城,可以说不费一兵一卒,但只是多留了数十日,却是先后损失了五千的女真勇士。 五千呀!这最少也要两年才能补充回来,这如何不让皇太极心痛。 “岳托和豪格呢?”皇太极稳定心神问道。 “岳托台吉带着人冲出来身受重伤,此时已是和小贝勒一起返回,大概两日就能回来。”兵卒回禀道。 皇太极面色平静,但藏在袍子下的双手已是紧紧握成拳头。 沉默良久,皇太极语气平静的说道:“下令,明日返回辽东。” “嗻!”范文程急忙跪下领命道,心中不禁感慨,不愧是他看好的雄主,面对如此情况还能一再保持镇定。 京城,紫禁城。 崇祯拿着几份奏折在宫殿内不断的来回踱步。 太监王承恩在一旁小心的伺候着。 崇祯打开第一份奏折再次看起来,第一份是韩为上报击溃后金一万军队,并夺回广宁城的捷报。 崇祯能拿到这份奏报,沮配可是花了上千两走通关系才送了进来。 否则,到时整个京城百姓都是知道辽东打了胜仗,崇祯都不知道辽东发生什么事情。 崇祯看到这份奏报时,不知道多开心。但看到后面十几份弹劾韩为的奏报,他就变成现在的模样了。 “伴伴,这辽东巡抚,祖家,韩总兵,你说他们谁说的话才是真的?”崇祯问身边的王承恩道。 其实上报的奏折里面的内容,十成只有三成是真的,这三成真的内容还是经过修改加上一些引导。 大家都不是傻子,当然是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报。 春秋笔法谁不会! 所以崇祯看了几份奏折后,才会如此模样。 “皇爷慧眼如炬,心中定是了然于胸。”王承恩直接就说了一句废话。 崇祯对这样的回答并不是很满意。 王承恩见此,马上补了一句:“韩总兵立下如此大功,皇爷何不将之召回封赏,到时当面询问一二,不就清楚了?” 闻言,崇祯暗自点头,随即说道:“让人传旨,让韩总兵押送俘虏回京师,顺带给祖大寿也一同进京。” 另一边。 榆林卫,归德堡。 此时的归德堡已是被烧成一片断垣残壁。 这火烧新野的计策就是好用,只是上千人就击溃了建奴的数千精锐,就是这计策有些费银子,不能多用。 此时归德堡不止是一片漆黑的断垣残壁,街道上还能看到散落的人形黑炭。 此时已是有数千百姓在整理着断垣残壁。 这次韩昔还将河曲镇子上的人都迁移过来,他现在意识到,在榆林卫这荒芜的地方,缺的不是土地,而是人。 就像榆林卫的军田,造册的就有四万顷,这还只是军田。 就是这四万顷的耕地,前年要不是韩昔组织人开垦种植,估计真正的种植耕地可能就八千顷而已。 不断的战乱,加上官府的催税,使得大量的人不是跟着流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