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朝廷的应对(第1/2 页)
天启六年,十月初。 大明皇朝震动,关中只是五日,便被反贼攻陷了。这比努尔哈赤一日打下沈阳城还夸张。 大明皇朝中枢,皇宫内。 满脸病态的皇帝朱由校轻咳问道:“诸位臣公,让何人前往关中主持大局为好?” 说完一句话,朱由校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随即便将有太监端来一玉碗。 碗中的是尚书霍维华进贡“灵露饮”,称对朱由校的病有奇效,因为味道清甜,朱由校十分喜欢,因此只要一咳嗽便会饮用。 宫殿内,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李国普四位内阁辅臣相互对视一眼,彼此眼神都是转动着看向一旁的一位面白无须太监。 此人正是位极人臣的魏忠贤。 “陛下,启用孙承宗如何?”魏忠贤试探性的问道。 “嗯!孙学士么?诸位阁老以为如何?”朱由校有些意动的问道。 黄立极几位阁老心中都是有些讶异,没想到魏忠贤会说出此人的名字,要知道孙承宗就是魏忠贤弄的请辞回乡。 而魏忠贤之所以有如此提议,是看出来关中那伙反贼定是个烫手的山芋。他自然不会让自己人过去接。 “孙大夫老成持重,臣以为可以。” “臣也认为可行。” 很快几位内阁辅臣纷纷表态,于是一道任命孙承宗为五省总督的命令被下达。 五省总督,权力可谓极大。可统管五省事务,这五省分别是川蜀,山西,陕西,甘肃,宁夏。 另一边,潞安府长子县。 韩昔此时有些错愕的看着手上的公文,公文上他手下的五个百户升职成千总,被征集到潼关的北面的蒲州。 千总是募兵体系的官职,差不多和千户一样的官位。 只不过一个是流官,一个是固守的官员。 “韩守备,请让几位千总在本地招募人马前往蒲城,”传令的官使拱手说道。 “这?这文书是不是发错了,我们境内可是有一伙反贼要守着,哪里还能抽调兵力?李通判你说说看这叫什么事情?” 韩昔很是无奈的看向旁边的李通判。同时心里想着,飞鹰寨最近是不是低调过头,直接让朝廷遗忘了,不但没派来援军,还要抽调军队走。 “咳咳!韩守备尽管放心,摩坷岭有在下安抚,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李通判十分自信的说道。 韩昔有些错愕的看着李通判,心想这家伙不会真的以为自己一言喝退反贼,然后产生什么错觉了吧。 “咳咳!这事情我了解了,我会尽快让这五人募齐人马。” 说完,韩昔还是感觉有些荒唐,要知道长子县有两万多人跑去飞鹰寨了,现在整个长子县,恐怕只有三万多人而已。 当然,这些时间韩昔收拢了一万多人流民,可是那些人都没上户口,李通判虽然兼职长子县县令,但人家懒得管这些事情。 毕竟,李通判是六品官,怎么会掉价做回七品官的事情。 所以长子县的活计都是由主簿在做,这主簿是帝国系统出来的县令人才,为了这主簿的位置韩昔花费了一百两银子贿赂李通判,那真是老心痛了。 “李通判,这粮食的问题?”韩昔看向旁边问道。 “咳咳!这是韩守备的军事,我便不插手了,告辞。”说着李通判脚底抹油的离开了衙署。 这看到韩昔一愣,一愣的。 “你们五个也听到了,这次每人带上二十个精锐,至于人数,拉些粮食和衣服去蒲城招募吧!那里有很多逃亡没饭吃的富户子弟,招募个一两百就好不用太多。”韩昔嘱咐五人说道。 “是,”五人起身领命后,便是退出衙署。 “这都叫什么事情。”韩昔有些无语的嘀咕着。随即又拿出藏起来的纸张继续划拉着。 半个多月的时间,韩昔将关中占领了,不过反叛势力还是不少的,几乎每日都能报上来七八起。 这也是正常的现象,毕竟关中数千的富户乡绅都被韩昔强行征税,地千亩以上征五百石,五百亩以上则是两百石,两千亩以上征两千石。 半个多月韩昔就征了两百万石,虽然没达到理想的目标不过这也没办法。 算上关中州府的一百一十万石,和收上来的一百七十万石。这次总共也只收了四百八十万石,和自己预想的五百万石差了一点。 关中旱灾减产的比韩昔想象中还要厉害一些。 不过粮食目前也只能收这么多了,要不然真的就要闹出乱子了,那些地方乡绅的号召力比韩昔想象中还要厉害,暂时不好动。 接下来就是面对官府的大军,不过韩昔估计这大军一时凑不起来,因为河南闹蝗灾,京城发大水,江北也发大水,山东旱灾加蝗虫双重礼包。 总之今年就是个多灾多难的年。 这也是韩昔敢下手取关中的另一个原因。 “老爷,范家动了,预估有上万石粮食,走的是屯留沁州方向。”一个管事靠近韩昔轻声说道。 韩昔听后有些意外,没想到还真让那范掌柜收到如此多粮食,随后不知道想到什么,他笑着问道:“可知道范掌柜收购这批粮食的价格?” “呵呵呵!杂粮一石三两,大米一石四两,”管家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