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2/4 页)
君天毅道:“我出手?”
关山月道:“你要保命,应该先出手。〃
君天毅道:“姓关的后生,你是不是太狂妄了?”
关山月道:“我改改原说的那句话,如今说你试试就知道了·〃君天毅猛点头:“好,我试试!”
他跨步欺近,抬掌就抓。
看似平淡无奇的一招,事实上这一抓也的确既不见凌厉,也不见威猛。
可是明眼人谁都看得出来,这一抓威力惊人,因为它变化无穷,而且五指如钢铸,有洞金穿石,血肉之躯绝对受不了。
关山月容这一抓近身,飞起一指点向掌心。
也是平淡无奇的一招。
可是,君天毅却一惊沉腕变招,闪身后退。
关山月没有追击,也收了手,道:“如何?”
君天毅没说话,脸色转肃穆,再次闪身欺近出了手。
这次出手可不止一招了,是攻击连绵,一连几招,而且招招凌厉威猛,招招足以致命!
这是拼命的打法了。
拚命,一方面是要人的命;一方面也是保自己的命。
显然,是知道如不能要人的命,就保不住自己的命了。
当然,他是想要人的命,保自己的命!
关山月不闪不躲,双眉扬起,迎了上去。
刹时间,两条人影合而为一,分不出谁是谁了。
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打法,居然不见罡风,也不见动气,居然也能不碰家具摆设,桌、椅、茶几,连动也没有动一下。
这,不是真正的高手是办不到的。
还得两个都是真正的高手,只一个不行。
看不出两个人互换了几招。
只知道在片刻之后。
人影突然一分为二,各自回到了原站立处,凝立不动。
关山月还是刚才的关山月。
君天毅也还是刚才的君天毅。
只是,关山月神色肃穆。
反倒是君天毅的神色泰然安详,只听他说了话:“怪不得今夜我心绪不宁,真是报应到了!”
话落,两眼闭上,身子一歪,要倒。
关山月跨步过去,伸手扶住,另一只手一扬,灯灭了!
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了。
天总是会亮的,明天天亮以后就看见了,堂屋里一切依旧,只是看不见关山月跟君天毅了。
永远看不见君天毅了。
可是又看见关山月了。
又看见关山月的时候,是在“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第一大古部,也一直是中国的政治、军事中心。
“西安”城廓规模、街市建筑,千百年来,一直保留着帝都气象,除“北京”外,比其他六大古都雄伟。
“西安”北临“渭水”,南阻“秦岭”,带山砺河,外围险固,自周秦以迄隋唐,都建都于“西安”。
古时以“西安”建都,主要是基于军事形势,这一带是一水横流,群山环抱,四周布满险关要隘,故有雄关百二之称:
举其要者:东有“潼关”、“函谷”,西有“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
“函谷关”距“长安”只四百里,为“秦”时京都的“马其诺防线”,苏秦谓:“秦东有函谷之固”,列国不敢正视,抗战八年,敌人水敢越“潼关”、“函谷”,足见其险。
“大散关”为通川、陕要道,在“宝鸡”西南“陈仓山”附近,“三国”时之“陈仓”古道,为兵家必争之地。
“武关”在“商县”西一百八十里处,苏秦说楚威王时称:“秦军一出‘武关’,则鄢郢动矣”,足见“武关”对“荆楚”安危关系之重大。
“萧关”则在“甘肃”“固原”,为防蕃之要津,同时“渭河”流域农业发达,人口繁多,为当时之大粮仓,故顾祖禹云:“然则建都者当如何,曰:法成周而给汉唐,吾知其必在关中矣”,所以“周秦”、“西汉”、“西晋”、“北周”、“西魏”、“隋”、“唐”均建都于此。
在今日看来,“西北”一片荒漠,当时却是秦中四塞,居天下而霸之,“秦”之统一六国,“汉唐”之开疆扩土,都在此发号司令。
在“西安”看见关山月的时候,关山月刚进城,一盏热茶工夫之后,关山月到了“卧龙寺”。
“卧龙寺”为“汉”灵帝时所建,“隋”改为“福应禅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