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突发变故 内忧外患(第1/2 页)
李文远在京城得知前线的战况后,立刻下令御林军做好支援准备。他亲自带领御林军的精锐部队,迅速向边境进发。然而,就在他们即将出发之际,李文远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头痛,紧接着便是天旋地转,整个人栽倒在地,人事不省。
御林军的将士们见李文远突然倒下,顿时乱作一团。张风府和刘强急忙上前,将李文远扶起,大声呼喊着他的名字。李文远的脸色苍白,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显然病情十分严重。
张风府焦急地说道:“快,快找军医!”
军医急忙赶来,为李文远把脉诊断。片刻后,军医的脸色变得凝重,他低声说道:“将军这是突发的急症,病因不明,需要立刻返回京城治疗。”
刘强急道:“那前线怎么办?金军随时可能发动大规模进攻,我们不能没有将军的指挥!”
张风府沉吟片刻,说道:“我们先将将军送回京城,我会立刻赶往边境,与刘强将军汇合,共同指挥御林军。”
御林军的将士们迅速行动起来,将李文远抬上担架,由一队精锐骑兵护送回京城。张风府和刘强则带领其余部队,继续向边境进发。他们心中明白,时间紧迫,必须尽快赶到边境,支援前线的宋军。
回到京城后,李文远被安置在御医馆,由最好的御医亲自诊治。御医们经过一番会诊,仍然无法确定病因,只能尽力稳定李文远的病情。李文远的家人和亲信们守在御医馆外,焦急万分。
与此同时,边境的局势愈发危急。金军在完颜宗弼的指挥下,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宋军虽然顽强抵抗,但在金军的三路夹击下,防线逐渐吃紧。张风府和刘强赶到边境后,立刻与前线的将领们商议对策。
张风府说道:“金军的攻势太猛,我们必须尽快组织反击,否则防线将难以支撑。”
刘强点了点头:“我们御林军的精锐部队已经赶到,可以立即投入战斗。但将军的病情不明,我们不能没有主心骨。”
张风府沉吟片刻,说道:“我们先稳住阵脚,等待将军的消息。同时,我建议派人回京城,请求陛下派遣援军。”
在京城,李文远的病情引发了朝堂上的动荡。宋王得知李文远病重的消息后,心中大为震惊。他立刻召集朝中重臣,商议对策。
赵大人说道:“陛下,李文远将军病重,边境的局势危急。我们必须尽快派遣援军,支援前线。”
宋王点了点头:“朕也这么想。但李文远将军的病情不明,朕心中十分担忧。你们谁能推荐一位能胜任御林军统帅的人选?”
朝中众臣面面相觑,无人应声。赵大人见状,说道:“陛下,臣推荐兵部侍郎赵明。他智勇双全,曾多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
宋王沉吟片刻,说道:“赵明?他是否有能力胜任此重任?”
赵大人连忙说道:“陛下,赵明将军确实有能力。他熟悉军事,且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一定能胜任此重任。”
宋王点了点头:“好,就让赵明暂代御林军统帅,支援边境。”
赵明接到宋王的任命后,心中大喜。他深知,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借此巩固自己的地位,甚至取而代之。他立刻着手准备,调集御林军的剩余部队,准备前往边境。
然而,赵明心中也有一个更大的野心。他暗中联络了金军的使者,企图与金军勾结,共同对付李文远。他计划在支援边境的过程中,故意放水,让金军突破宋军的防线,从而制造李文远指挥不力的假象,进一步打击李文远的威信。
张风府和刘强带领御林军的精锐部队,与金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宋军凭借着坚固的防线和顽强的抵抗,成功抵挡住了金军的多次进攻。然而,金军的攻势愈发猛烈,宋军的防线逐渐出现裂缝。
就在宋军危急之际,赵明带领御林军的剩余部队赶到边境。张风府和刘强见到赵明,心中大喜,以为援军终于到来。然而,赵明却下令御林军原地休整,不得轻举妄动。
张风府急道:“赵将军,金军的攻势太猛,我们急需支援。为何不立刻投入战斗?”
赵明冷笑道:“张将军,御林军需要休整。你们先顶住,等我们准备好了,再一起发动反击。”
张风府心中一沉,他深知赵明的用心,但此时形势危急,他只能暂时忍耐。他回到自己的部队中,继续指挥宋军顽强抵抗。
赵明的故意拖延,让金军的攻势愈发猛烈。宋军的防线在金军的三路夹击下,逐渐崩溃。张风府和刘强见状,心中焦急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