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2/4 页)
为君分忧,为民解难”赈灾义卖的言家耀辉手头上自然有若许资源,何况还有言家小六的帮衬,远在塞北的江夫人对京中态势,可是了然得很。
看着眼前达贵名录,执事们犹豫了,山长则毫不犹豫,解决此难,来再多的儒生,可没半点作用,只有将京中显贵们绕进来才有更多助力。山长示意服侍在一旁的弟子去准备笔墨,时辰不早了,京城可不是乡野村寨,要是不赶着时间尽快誊写,尽快转送出去,错过了今天,明日将有怎么样的变局,可就说不准了。
“三公子对辩题,可有什么建议,以便写入柬帖中。”等着弟子们准备笔墨的空档,山长询问。一旁翘首期盼的众书生们再次紧迫起来,选题是否妥当,是能否取悦上意的关键,万万敷衍不得。
“今日耀辉此行一应行程皆记录呈送了永固王府,耀辉想,若是由得王爷提点赐题是再好不过。若是不能得,耀辉倒有点小小的建议,以‘忠君’,‘至孝’为题,如何。”收敛含蓄,言耀辉直言道:“千古史料皆有证明,但凡用上‘忠君报国’‘百孝为先’等等名目说事,就算不成事,也难挑出茬。”
……没错!
简陋的厅堂内顿时一片明朗,山长抬眼向言三郎微微一笑。忠君报国,被朝廷再三嘉许的言三和萧泓就是辩证现成的例子,此议不但可以帮助了众人脱困,更会让言三脱困,至少只要参加此议的,此后不但绝难对言三郎有所鞭挞,还得为言三的声誉负责。
迎着山长了然的笑意,言耀辉微微前揖,一派坦荡。要最快解决风华楼危局,除了这个法子,再无其他,就算那些牵连于此的士族公子千百不甘,只要想脱身此难,就拒绝不能。谁个心底里没有自己的算计,若是没点利益,谁个会白做。他所提议的此议,只是各取所需,他要保身,保声誉,他人何尝不是为了保得前程和性命。
对言三少的小九九,书生们皆刻意得忽略了去。相互对视,面色间满是跳跃的惊喜,刚才言三少所言,此事已经传报于那永固王爷?!相互确认着的儒生们全部挑动了,兴奋了,有晋魏遗风的永固王爷不但是天下名是效仿的楷模,更是天下儒生敬仰的贤德亲王,若能参与得永固王爷亲呈辩题,就算不能脱出此难,也是心满意足,死而后已了。
知晓了言三少已经将此举通报了士族楷模的永固王,适才还有所犹豫的执事等等,皆振奋惊喜,有了永固王爷的名头来号召,此事只怕想不成功都难。
第九十七章
如此一个任谁都能有所获益的满盘皆赢的上上策,众人们再无颓唐,纷纷挽起袖子,研墨的研墨,添茶的添茶,按照名录,细细誊写起来。悄悄看着名录上一个个身份显贵的名号,咋舌之余,更添底气。
言耀辉抿着茶,静静等候着。只待走出这个深巷,将拜帖递送出去,这件事就算成功了一半了。
就在忙碌间,前外陡然传来了阵阵喧嚣,声响之大,引得厅堂中的众人都顿住了手中忙碌的活计,抬头往门外看去。
几乎在此同时,一直守着门槛口的两名随从迅速回手打了个手势,之前消隐在小院上下各处的身影全部出现在明处,有的守在堂前,有的直接飞身上了青墙,手中的短刃若隐若现着寒光,此刻,听得仔细,那阵阵喧嚣居然是声声厮杀……非^凡^
出了什么事!众书生们惊惶了,莫不是刑部着人来提审他们……,不对,刑部提审他们,只需直接锁拿就是,怎么会有人为他们抵制,惊扰的众人均想到了刚刚出了去的萧将军,按照脚程,应该还没有完全离开这个巷子才是,这声声厮杀,难不成是萧将军有所不测?!
众书生们连忙看向言三少,言三少轻轻转动手中的水杯,脸上没什么变化,一如既往的和熙温婉,但现在却再也无人敢共鸣了。
很快,他们就知道外面发生什么事了,冲破挡在院门的侍卫阻拦的两个身影正是萧泓的亲随。匆匆折返的两人面色凝重,隔着厅门,沉声道:“大公子的吩咐,着我等守卫三少安平。”
近了,看得清了,刚才同萧泓离去的两人衣衫溅着的血,究竟巷道里发生了什么?耳畔铁器击打声声,愈加激烈,众多疑惑填满胸腔,心间免不得阵阵惶恐。
拦,不拦,都是两难。在院外排开的四名江氏护卫齐齐看向厅堂内的言三少。
被守护在厅堂内的言三少微微点头,门廊外的汉子们立刻放了行。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正好向他们细细询问一二。
一跨进厅门,萧泓的亲随中一人疾步趋前,厉声切切,“有人欲刺杀我家大公子,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