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时不一口一个“我的儿郎”吗?现在这么激动干什么!?而且老侯爷身体又不好,“老侯爷您消消气,郎中说您不能动怒的。”
“…哲远啊,”李老侯爷好容易喘过气来痛心疾首,“我老了,病了,之前治军严格得罪的那些人就趁机报复,你马上替我详查!我也要亲自上表向皇上请罪!”
“世伯您怎么啦?我看没人仇恨您的,地方上都是在称赞您的,您安心养病别胡思乱想了。”卫云似乎也不解李老侯爷为什么那么激动。
“贤侄你还年轻,不知道这治军上的麻烦,太多了…”李老侯爷由衷的感慨,你不上下一心怎么指挥,可一心了又有人说你结党图谋,他这半辈子没少被御史告过黑状,不过以前仗着朝廷需要他可以不把那些只会耍笔杆的文人放在眼里,只惜他现在老了,儿子又去得早,不然上阵父子兵谁个敢欺!
年纪大又没儿孙,李老侯爷千真万确没有不臣之心,他只是舍不得一手带出来的兵,舍不得唯一的孙女,所以唯有的私心不过是希望将军队和孙女都交给一个值得托付的人。
“治军很麻烦吗?”少年不会懂得垂老之人的心理,卫云天真的不解,“我三哥就喜欢领兵,他还说将来娶妻也要找个将门之女,志同道合嘛。”
李老侯爷的一颗老心忽然如慕少艾的少年般狂跳了:“三…他也会来固城!?”
第十六章 谁家孩子
(感谢灵君枫打赏的平安符。)
“您说我三哥啊…”卫云真不是善解人意的好晚辈,之前总是说话吓人,现在好不容易说到李老侯爷关心的话题上,他又带上了一点倦意,“他大概会来吧,如果他知道我在这儿,他那又没别的事…”
“五少爷,您坐了快两个时辰的马车肯定累了,以小的看还是找客栈休息休息,明天再过来吧。”小团子一见五少爷倦了马上说道。
李老侯爷怎么可能让卫云去住客栈,他忙说道:“这不见到贤侄太高兴了,一聊起来就忘了时间,其实时间不还长着呢,贤侄先在我这里住下,晚上我设宴为贤侄接风洗尘,现在先去休息,如何?”
“那恭敬不如从命了。”卫云同意。
杜哲远看着李老侯爷吩咐老管家亲自带卫云一行去贵宾院,小心嘱咐丝毫不得怠慢。等人走后他终于忍不住开口:“老侯爷,这卫的是谁家孩子?我实在想不出京城哪个将门有姓卫的?”
“别单往将门想,朝中卫姓出名的并不多…”李老侯爷指点道。
目标往文官里一放,杜哲远马上就有答案了:“当今皇后便姓卫,这少年是国舅卫尚书家的?”不过只是裙带关系的皇亲国戚,老侯爷用不着这样小心吧?
“哲远啊,你还是在军中太久不喜欢应酬那些文人,不然你就应该记得卫尚书最小的嫡子今年也二十了。”李老侯爷宽容的笑着否定答案,
杜哲远不好意思:“哲远就是一粗人,哪比得上老侯爷文武双全…”
要不是粗人李老侯爷能放心用他?李老侯爷笑笑,极有耐心的再指点他:“你看,这是卫五少爷拿出来的信物…”他递上一个锦盒。
杜哲远接过锦盒打开,里面是一块莹白透彻的玉佩,玉佩上正面刻了一个“肃”字,“三皇子的肃字军?!”
“是啊,当今唯一统兵的三皇子,他的万人队称一个‘肃’字,这位三皇子肃清贪吏肃杀乱贼,朝野上下谁不知道。”李老侯爷本身靠军功起家,所以对好武的三皇子感觉不错。
“那…这姓卫的少年…”杜哲远还是不明白,三皇子今年十九岁肯定不是卫云,如果卫云是卫国舅的孩子那拿三皇子的令牌说得通,可老侯爷才说不是。
“你慢慢猜,实在猜不出来我再告诉你…”李老侯爷最欣赏杜哲远的一根筋了,待他如自家子侄极少因其反应慢而不高兴,“对了,于老郎中呢?”
“于老郎中这几天都在小姐的绣楼,小姐向老郎中请教医术,小姐真是孝顺!”杜哲远一说起来就大加称赞,李老侯爷这唯一的孙女的性子说好点是洒脱,实际上就是刁蛮任性,这几天改了性子肯乖乖待在绣楼,倒让人刮目相看。
“绣金这孩子…”李老侯爷老怀甚慰,孙女从小被宠过了他明白的,现在看孙女因为他生病而懂事了他终于放心,女孩子还是淑静一些比较好嫁人,“去请于老郎中过来,让他看看这人参…”
为了孙女李老侯爷也想再多活几年,所以他着急鉴定人参的年份好配药,只是被下面人唤过来的不单是于老郎中,还有侯爷千金李绣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