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1/4 页)
谢兰因见女儿满脸微笑,心中一定,然后跟女儿说起分家的事,“你现在手上不是有六十万贯现银吗?你大人想扩建牧场,你要是愿意,把这钱给他,我让他一年分你一半红利。”
谢知明白这是父母想补贴她跟阿兄,但谢知这笔钱是有用的,她摇头说:“我这笔钱有用。”
“你要做什么?”谢兰因问。
“我要建房子。”谢知说:“我这么多亲卫,还是庄子上那些孩子,都要跟我来怀荒,我总要有地方安置他们,总不能让他们一直住秦家。”现在那些孩子,男娃都暂住军营,女娃都住在秦家。
谢兰因扬眉:“你要那六十万贯给他们造房子?”
谢知摇头:“当然不是,但是要安置他们,总不止房子,还有别的东西,我想好好规划一下。”
谢兰因瞅着女儿说:“那你手上钱还够不够?”这丫头前前后后从阿耶和大兄那里扣了多少钱?
谢知笑眯眯的看着阿娘:“阿娘要给我补贴吗?”
谢兰因轻拍女儿,“你才多大,拿了这么多钱干什么?先好好说你要花在哪里?我觉得合适你才能用这笔钱。”
“知道。”谢知信心满满的让摇光去把自己这阶段画出来规划图给阿娘看,她保管会让阿娘大吃一惊的。
第153章 谢知的规划
谢知的规划图; 是她用铅椠画出来的,她是按照古代坊市的布局布置,分了住宅区和商业区; 不过这是大规划,需要很多年的努力,她现在很多赚钱的计划还没启动; 所以她最先的小计划是建立大宿舍,起码要把这些人都安置好。
这里冬天冷,所以谢知首先要建的就是集体宿舍,不然大家过冬就是个问题,谢知建造的是联排的火坑; 两排对面的大通铺; 基本可以住七八十人左右; 这样她大约只要造二三十间大屋子; 就能先把所有人的安置好。
当然这个只是临时住宿点,她接下来要造的房子就是集体宿舍和给牧民住的房子。无论是集体宿舍,还是牧民住的房子,谢知都是按照北方四合院模式建造; 这种建筑形式能经得住古代那么多年的考验,肯定是最符合古代环境的; 谢知盖得四合院大部分都是一进的。这一来是考虑成本问题; 二来也觉得这点房子够住了。
谢知的房产建造计划分数期; 第一期她准备造一百间四合院; 一共规划两个小区; 她把牧民小区跟孩子的小区分开。她都打听过了,牧民这里大部分都是三代同堂,一家十几口还是能挤在一个四合院里的。至于孩子的四合院,她每个院落安排十六个孩子,谢知决定按照在农庄的方式,让他们一起读书、一起训练、一起上学。每个宿舍住十二个孩子,让大孩子带着小孩子。
两个小区的规划是差不多的,房屋建在四周,中间建造一个小公园,建造人工湿地,湿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过滤生活废水。四合院内是没有厕所,但每五户共用一个厕所,外面她在建造四个沼气池。四个沼气池连通四个可以洗澡的老虎灶,让人可以洗澡、喝热水。废水通过管道直流到湿地处过滤。
谢知甚至还在小区里铺设下水管道,一来是为了保持环境整洁,二来也是为了收集雨水。谢知本来以为怀荒不缺水,后来问过跟她钻研湿地的老工匠以后才知道,这里很缺水,一年都下不了几次雨。谢知觉得这里不缺水,是因为秦家选的地方好,他们主宅就建造湖泊不远处,才给谢知这里不缺水的错觉。
谢兰因被小区的规划迷住了,因为谢知的平面图画的非常美,她看了许久才道:“你建造这么漂亮的地方,这么多钱不够用吧?”
“够用,这又不是豪宅,就是普通民居,只要实用就好,一切都以实用为主。”谢知说,她甚至还在这个小区外围造了一圈带有防御性质的外墙,“如果有敌人进犯,这些外墙甚至还能暂时阻挡敌人入侵。不算人力的话,光是建筑材料,应该消耗也不是很多,我已经让附近的砖窑替我烧砖了。”
她又翻出一张图纸,上面画的是她对商业区的规划,“大人不是准备重开商市吗?我想把这片居民区跟商市靠近,商市我也重新规划了一遍,把各个种类的商品分开售卖,牲畜安置到停马场去出售,别的地方我都让人盖了小屋子,商户们天冷时可以在屋子里做生意。”当然这些房子就不是四合院,而是茅草屋。她也要考虑成本问题,谢知会把住宅区建造这么好,还是有目的的。
谢兰因问:“冬天还能有商市?这里冬天很冷。”
谢知说:“我知道啊,所以可以用煤炉。”她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