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索里尼劝阻下没有动用他们的武器。这个党卫队头子把他抓来的将军(指索莱提将军)推在自己队伍前面,大声叫警卫别向这个意大利将军开枪。同时,据一位目击者回忆,意大利领袖也在窗口高呼:“谁都不要开枪!不要留一滴血!”果然一滴血也没流。
整个营救过程结束的非常快,当所有事态平息的时候,突击队的6号和7号滑翔机刚刚着陆,最后一架滑翔机——8号滑翔机是最后着陆的,它滑行了没多远就狠狠撞在旅馆外隆起的山坡上,滑翔机翻滚起来,造成机上所有乘员全部受伤,这也是这次营救行动中唯一受伤的有一批人。
损坏的滑翔机
现在领袖安全了,问题是如何把他安全送走。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第一方案是经索道下山,然后通过公路运送墨索里尼到罗马;第二方案是经索道下山后直接去附近的艾奎拉机场,这个机场距离大萨索山很近,莫里斯少校指挥的伞兵第七团第一营(伞兵教导营,缺第一连)就是从这里出发前去袭击大萨索山索道站的。现在莫里斯少校和他的部下已经占领了山下的索道站,控制了通向山上的唯一交通工具,这是两个方案能够实施的前提。但问题是这两个方案都有危险:前者要通过游击队活动频繁的地区;而后者则有可能遇到前来增援的意大利军队,虽然山上的电台被控制住了,谁能担保没有逃出去的卫兵前去召唤战友帮助呢?
斯科尔兹尼果断选择了第三个方案,那就是使用轻型飞机载运墨索里尼,直接从大萨索山顶飞离。在通过电台征得斯图登特将军同意后,一架菲舍尔怪鸟式轻型侦察机被派来,飞行员是斯图登特将军的私人飞机驾驶员戈尔腊契上尉。
FieselerStorch轻型飞机
在飞机没有到来前,斯科尔兹尼指挥手下的突击队员和已经投降的意大利士兵,将旅馆后的滑翔机推到一边,并紧急休整地面,为侦察机的到来做准备。此时,跟随伞兵第一营占领山下索道站的几名德国战地记者得到允许,经索道来到山上,这几个不知名的记者用他们的照相机和摄影机记录下了后来发生的事件,其中就包括戈尔腊契上尉小心翼翼地将他的宝贝飞机降落在这个临时跑道上的镜头。
飞机降落后,众人上前七手八脚将这个只能载运两人的轻型飞机推到预定的起飞位置。然后,身穿一件不太合身的黑色大衣、头戴黑色礼帽的墨索里尼在斯科尔兹尼的搀扶下走出旅馆来到飞机前。墨索里尼登上飞机,身材高大的斯科尔兹尼吃力地挤上去,与领袖合用了一个座位。这种飞机设计载运两人,此时多了一名乘客和领袖的行李箱,这使飞机几乎不能起飞,戈尔腊契上尉开始不同意搭载斯科尔兹尼,但斯科尔兹尼坚持自己要亲自护送领袖抵达安全地点,最后戈尔腊契上尉妥协了。12名突击队员站在飞机尾部紧紧拖住飞机,直到戈尔腊契上尉举起手臂示意发动机转数到达理想位置可以起飞时,大家才放手。飞机飞速在临时休整的空地里蹦蹦跳跳地滑行,几乎撞上一块大岩石,幸亏戈尔腊契上尉有高超的驾驶技巧,飞机摇摇晃晃地爬升到天空中,围绕旅馆上空盘旋一周,然后径直飞往罗马郊外的普拉提察德玛亚机场。
墨索里尼和斯科尔兹尼飞离大萨索山之前与突击队员的合影,注意照片左下角的三个意大利士兵和斯科尔兹尼身后的意大利士兵,这说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军队中还是有一些支持者的。
走向飞机的墨索里尼
(左)墨索里尼正在吃力地爬上飞机坐舱
(右)墨索里尼已经登上飞机,从照片上可见斯科尔兹尼正在吃力将自己庞大的身躯挤进狭小的坐舱,不知道两人有没有狐臭,两人都有就好办,假如一个人有,另一人就遭殃了。
按照希特勒的打算,墨索里尼被营救出来抵达罗马后,将在德军的支持下恢复对意大利的统治。然而1943年9月3日,就在墨索里尼被营救前一周,盟军开始在意大利半岛的南端登陆;9月8日,巴多格里奥代表意大利与盟军签定的停战协议被公开出来。在斯科尔兹尼带领部下飞往大萨索山的前后几天中,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的形势对德军十分不利。在罗马,5个意大利步兵师与德军两个师对峙着。而盟军轰炸机也经常光顾罗马,不但轰炸德国空军在这一地区的机场,甚至连德军南欧指挥官凯瑟林元帅的指挥部也被盟军摧毁。在这种危急关头,把墨索里尼致于此地显然不太合适。于是经过紧张安排,领袖抵达机场后几个小时就在斯科尔兹尼的陪同下匆匆登上飞机抵达维也纳,在那里,领袖与被斯科尔兹尼另外一批手下营救出来的家人团聚。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