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页)
规则下,只有比游戏更疯狂的人才能胜出。我整夜地开着浏览器,不停地刷新页面,觉得结婚不如谈恋爱,谈恋爱不如上网。所以,我也变态。
BBS的世界正是如此,你我都在ID后面,我们都不知道真正应该关心的是什么。点击率给了我们明确的指导,在规定的方向后,我们或者鼓掌,或者拍一砖头。这让路标更加的明显和高大,虽然它本身和我们一样是虚幻的,但是通过这样的过程,它看起来更加逼真了。这就是所谓话题。
因此,整个BBS世界里充满的都是隐喻,我们多能看见的是冰山的五分之一(在冰密度为0。8的条件下)。痞子蔡的小说是那1/5
CYBERSEX 是那1/5;方舟子的文章也是那1/5,我们真正需要的却是海外的4/5的网人;甚至于“中青”里大谈严肃话题的网人也只是1/5,看文章而不说话的人才是4/5。或者说,沉默的才是大多数。他们怎么想,天知道!在看多了李方和陈杰人的1/5后,我觉得更有力量的却是王小波那样没讲道理,而是讲好故事的4/5,因为他更符合隐喻的规则。
我们即将进入隐退的时代,网络已经逐步让更年轻的人占领了。他们并不比我们更生猛,但是他们的话题数量非常凶猛。我大胆地预言: 所有做外部链接的BBS,终于都会成为“老公!我想你!看见了上QQ联系我”一类的留言本,或者是在谈网恋、香水、股票、微软认证、宠物饲养、明星动态的软性杂志。这个主流媒体终将一致,因为这里面也是一种隐喻。
《南方周末》试图创造一种新的“南方体”,就像是美国中产阶级看的摄影杂志,用光和表现手法成为时尚和标准叙述方法。这是它在崩溃后的惟一选择。这估计也将成为一种流行标准: 小小的事件,淡淡的评价,桐城古文的结尾。
世界已经如此了,我也仿照做一结尾:
帖子写好了,窗外是蓝天白云,日头很好。
第五章
?绿腰是个ID,世间不会再有第二个人想得出这样的ID,除非那人也有天读《六夭》,并且居然能一样地读出颜色,读出一个女孩子的腰肢来。从这里你就能想像得出绿腰是个什么样的人来——古灵精怪的女孩子,一个人走在东北大片的高粱地里。蓝色的天空,黑色的土地,无边无际的绿色,而不是张艺谋的红。她就这么蹦蹦跳跳地走着,脸上带着捉摸不透的微笑。
她是雨后的风,山谷里的雾。
我时常想起她来,这件事很容易。想起一个ID来很容易,比如兰格格,你只要对着电脑屏幕抽上一支烟,然后在烟雾中念一句“卡城的雪”,兰格格就会浮现在你面前——一个穿着厚毛衣的姑娘,在往她的小收藏瓶里放那些闪亮鲜艳的小玩意,仿佛在微笑但目光如烟似雾。类似的方法可以用在绿腰身上,她就会立即从我的记忆里走出来,盔甲闪亮、手提长刀地站在我面前,和我们第一天认识的时候一样。
这么回忆一个人的确有弱智的嫌疑,因为很可能周围的人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好在网络就是这么一个地方,你可以想像自己是在对着树洞讲话。一开始你总想着自己说的话能有人听见,能有人回应。久而久之,你就会习惯了自说自话,忘记了周围是否有人在倾听。听说到了最后,你变得无声无息,那么一个ID也就此消失了。
我不知道绿腰是否达到了此种境界,但是她的确是消失掉了。我多年来一直在找ID消失去了哪里?我问自己这个问题,试图找出答案。世间曾经存在过图雅这样的ID,如此精致有趣的ID竟然消失了,好像一台服务器当了机,你在中断了的连接前反复尝试连接,看着红黑相间的系统提示发呆,出神。这事很难想像,更难想像的是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在笃信自己飞砖战力的嗜血岁月里,我曾是个狂徒。我喜欢挥舞巨大的战斧横挥直击,喜欢看着“敌手”在我凌厉的攻击下喘息不定、面如死灰。2001年的时候,我和一群暴徒在新浪“金庸客栈”里狂砍央视版《笑傲江湖》。那是网络上第一次掀起关于武侠电视剧的战役,对手是坚定的央视版支持者。据说,那次战役娱乐了大量网民,他们觉得看双方对砍,看网友评论的日子是无比快乐的时光。
就在那时候,我砍了绿腰。在我们这些暴徒的喧嚣声中,在我们如同雨点一般的飞砖下,一个叫“一级水晶”的ID沉着稳健地迎面而来,刀法凌厉,防御细密,将我狂怒的攻击化为烟雨。那是相当痛快淋漓的一次砖战,双方用尽一切办法攻击对方,而每次都用极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