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敲打(第1/2 页)
其实金刚门的功法皇帝也有,但正常修炼这个功法,少说也要十年,这还是修炼者天赋异禀。
如果修炼者资质一般,修炼耗费的时间更长。
除了资质,正常修炼所需的药材也贵,少说也要百万两银子。
前期花费差不多,但时间成本天差地别。
速成的上限就那么高,正常修炼成功之后,依旧可以继续修行。
一百万两银子,可以在半年内训练出一支万人枪兵。
这样的成本对比,确实不值得历代皇帝掏银子找人修炼。
再说历代大乾皇帝身边都有卫龙营保护,完全没必要
加上以前皇帝也不富裕,用一百万两银子赌成功率,不合适。
也就当朝皇帝最近几年有钱了,敢赌这个成功率。
现在卫龙营只剩一个叶小飞,有武将,但水平也就那样,皇帝需要的是猛将。
试试也行。
用了三天时间,处理完庆王带来的士兵,皇帝开始进行下一步。
先把庆王造反失败的消息通过暗探的渠道传遍大乾。
这样囤积在惠州和海州的那些士兵就会不攻自破,脱掉盔甲逃命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
否则两州驻军和赶来支援的常备军出击,这些人被俘之后,什么下场就不用多说了。
然后是边境的外族,北疆的蛮族和西境的戎族。
答应好的粮草没拿到,任意劫掠的允诺也成了屁话,因为根本没有可劫掠的地方。
战事一天没结束,村镇百姓一天不回家,全部住在城里。
后期要求世家给他们提供粮草,可这些粮草灵活的地方是大乾国土,想瞒着边军把粮草偷偷送到外族手里,这可不容易。
本就没得到足够的粮草,大乾内战即将结束,这个时候要么拼死一战,要么立即撤退。
镇北军和平西军在收到消息之后,全军出城,一副全军压上,随时开战的样子。
这下外族进退两难,进攻,边军的骑兵全副武装,数量虽然差一些,但装备好。
撤退,边军随时能展开追击,想安稳撤退就是做梦。
就在外族进退两难的时候,边军派出使者前往外族大营。
要求第二天上午开战,撤退可以,但要把庆王派到他们身边的说客留下,外族必须在开战之前做出决定。
至于庆王答应的那些,全部作废,谁答应的找谁去。
蛮族当晚就把人捆了送到镇北军营外,连夜撤退。
而戎族那边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开战了。
平西军也没惯着他们,步兵守城,骑兵绕后突袭,凭借全套铁甲在戎族军阵中肆意冲杀。
当戎族骑兵追上来之后,立刻撤退,然后凭借地形优势反击。
打了两天,戎族一点儿好处没捞到,反而损兵折将。
现在的大乾边军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增加了战马,补充了粮草,更新了盔甲,据城而守,戎族占不到任何便宜。
无奈之下,只能撤退。
给你脸的时候你得兜着,既然你撕破脸,那就别怪我出手不留情面了。
平西军骑兵直接追杀了出去。
沿途杀到西戎境内,带回大批财物和被奴役的大乾百姓。
边境战事解决之后,重点来了,封赏。
皇帝从禁军和常备军中抽调十万人,挑选将领,每两万人为一军,全面接管高、刘、吕、王、赵五大世家的地盘。
同时挑选文官随行,接管当地民生。
所有五大世家的族人全部以谋反罪论处,查抄五大世家全部家产,部分嫡系押送回京,最后和那几个关在天牢的世家主事人一起处决。
这也是为什么接管海州的时候,腾飞虎只带了一万人,而接管五大世家地盘的时候会带两万人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就是担心世家部分人会负隅顽抗,多带点人,攻占城池的时候方便一些。
这些人出发之前,都收到一个消息,准确的说,是有人找上门卖给这些外派官员一个消息。
那就是皇帝身边的暗探首领影子,派麾下暗探已经混进随行队伍里,具体是谁,因为时间太短,根本无法获悉具体情报。
这个太监是宫里老人,知道一些消息,想在出宫养老之前用这个消息薄利多销,挣点儿养老银子。
有官员直接给银子,表示感谢,但不会做那种知法犯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