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4/4 页)
谢风雨夕朋友看望留言,意见大多是集中在开篇第一部《巨变警醒》中,我必须承认这一段是时空“穿越”,说白了,你要说是有意为之也可以。读者应该有能力看到这些 “穿越”背后的东西即作者实际上是在写什么,想体现什么。这里主要是写一种“雄兵”的精神和气质——(你讲“唐、宋、元、清”、“古波斯帝国《孙子兵法》”,“火药唐”等等,好像没有这么严重,“公元前的波斯和公元后的大唐相差了一千年,他们是不可能碰面的”,他们在作品里并没有碰面——事实上他们可能碰头的时候已经是“波斯第三帝国”了——请参看原文,就是说没有根据说“公元前的波斯”和“公元后的大唐相差了一千年”,而在我的文中“他们还要碰头”——不知道你如何得出这一结论——也许你看花眼了)——关于这一段是写“雄兵”的精神和气质,这点本来应该由读者自己在全文阅读的联系中自我体会感受,现在非要由作者我在这里越俎代庖说出来,好像视读者为傻瓜,不符合审美心理学;或者说你看不懂,非要我在这里提示一下——大多数读者不会在这里钻牛角尖,这是小说,不是对照历史。实际上在我看来,即使如你所说在相声中笑话的“关公战秦琼”,在这篇小说中唐朝和汉朝放到一起也不是不可以的,当然我还没有放到一起,没有犯你说的“常识性错误”
既然承认穿越,是一种较自由的时空转换(跳跃)手法,(或者飞跃),我不做分辩。
…
“安史之乱居然是清兵入关”这是误读吧“从苏联解体直接就是成吉思汉”不知何所指?我关心的是你说的——“词不达意的翻译痕迹都仿得非常逼真”,请具体一点,对我很有帮助,因为我并不是“乱”写的,如果真的有“作假”也是违背我本心的。…
…
最后说明一下,开篇《巨变警醒》并不是很重要的,其份量,在总篇幅中充其量占到1%吧,它和后文的内容并无联系,相当于引子一样的东西,小说的主干并不在这里,其实大多数读者都明白这一点,也并不计较这一章的真实性,没有人较真(没有人在这里学历史,或查对史迹),我也不担心“伪造”历史的嫌疑——实际上,我在《巨变警醒》一章中恰恰是核准了时代、年代的大致排铺,各种穿越,是经得起推敲的,请各位熟悉史学的读者前去检阅,我现在不做更动,不会改一个字,看看是不是有风雨夕朋友讲的上述问题——但我还是想强调,这里有个思想方法的问题,这毕竟是小说,这一段是穿越手法——你到底是读小说,还是治史呢?
“以前学过的历史、地理跟这全不对照,只能傻脸。”为什么一定要和以前“学过的历史、地理” 对照呢?又有哪个小说的读者在读到穿越的段落时,要拿“学过的历史、地理” 对照呢?那什么叫“穿越”呢?
读小说不是“按图索骥”,更不能“刻舟求剑”,读小说的心态,更忌讳“穿凿附会”。
你恐怕需要的不是“对照以前学过的历史、地理”,而是认真全面地把《巨变警醒》再看几遍。
文学批评最重实事求是,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