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明亡清兴六十年萨尔浒大败 > 第7部分

第7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凹凸世界:雷震之女网游之熟女陪我上青云穿越恋歌:上官与夏侯【HP】布莱克家族莫名其妙的异世界冒险英雄联盟之玩家对战强势文化手册特种兵张霄回村搞大事,被女学霸懂不懂ADCarry的含金量穿越王者:聊天室里的英雄传奇四合院之剥夺一切暗区突围之黑金指挥官当原神照进现实家养辅助投喂指南[电竞]杀神快跑,你对象玩狙的在平行世界的她们很幸福四大名捕破案系列!穿海:海上建堡垒,战四海八荒火影之星落尘世CS2:变妹后站上世界之巅

向用兵,正面对着的是袁崇焕防守的关(山海关)宁(宁远)锦(锦州)防线。先是,天命十一年即天启六年(1626年),皇太极的父汗努尔哈赤败在宁远城下,不久命丧九泉;天聪元年即天启七年(1627年),皇太极不服输,又亲率大军进攻锦州和宁远,结果也失败了!

此时,皇太极怎么办?在他面前至少有三个方案可以选择:

第一,强攻宁锦防线。即用最大的力量攻破袁崇焕守卫的宁锦防线,但是不行!皇太极说:“昔皇考太祖攻宁远,不克;今我攻锦州,又未克。似此野战之兵,尚不能胜,其何以张我国威耶!”(《清太宗实录》卷三)就是说皇太极父子一攻宁远失败,二攻宁锦不克,事情可一、可二,不可三啊,他再攻宁锦失败了怎么交待?

第二,暂时按兵不动。也不行。假如皇太极对明朝不采取攻势,稍微示弱,后果会更加严重。因为后金是一个军事政治国家,靠不断的战争胜利来巩固权力,充实财富,壮大力量,不进攻宁锦防线,没有战绩,怎么巩固新取得的汗位?

第三十一讲北京危机|清人绘《直隶长城险要关口形势图》之“喜峰口”

第三,绕道突袭北京。就是绕过宁锦防线,取道蒙古,直接叩打长城的薄弱环节,然后直驱北京。这个办法,或胜或不胜。如果得胜,皇太极就威望大震,同时给明朝致命一击;即使不胜,也可以趁机掳掠财富。

皇太极是个聪明人,他既未采取“强攻”策略,也未采取“不攻”策略,而是采取了第三个方案。

努尔哈赤在兵法上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叫做“释坚攻脆”。皇太极正是继承了努尔哈赤这样一种战术思想,暂时放弃进攻关宁锦防线,出其不意,突袭明朝看似强固、实则脆弱的首都北京。

皇太极采取绕道蒙古突袭北京的策略,可以说是新招,也是险招。大家想想看,他居然敢从沈阳绕道蒙古来打北京,这在过去从未有过,除了袁崇焕谁都没有想到,当然是新招了;这又是一个险招,一旦失利,人家把后路截了,把老家给你抄了,连回都回不去。皇太极这一招在军事上来说的确是不得了,我看过台湾的《中国古代军事史》,是蒋介石做主编,一些退役的将军来写的,那些将军有丰富的战争经验,他们很赞赏皇太极这一招,说这是非常高明、出乎常人预料的一招。

崇祯二年即天聪三年(1629年)十月初二日,后金天聪汗皇太极,以蒙古喀喇沁部骑兵为向导,亲率八旗大军,避开袁崇焕防守的关宁锦防线,不打锦州,不打宁远,也不打山海关,而是绕道蒙古地区,突袭明长城蓟镇防区的脆弱隘口——龙井关和大安口,破墙入塞,进攻北京。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三十一讲 北京危机(2)

这是后金一方。那么,明朝一方怎么办呢?

蓟辽督师袁崇焕对后金此举,已有所料。为此,袁崇焕曾正式向崇祯皇帝上疏,说:“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说得很清楚,蓟门比较薄弱,应当设重兵把守。不仅如此,袁崇焕又上了一道奏疏,说:“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为向导,通奴入犯,祸有不可知者。”“夷”指的是蒙古,“奴”指皇太极。因为宁锦防线坚固,皇太极打不破,就会以蒙古为向导,突破长城,来威胁北京。但是,袁崇焕的两次上疏,都没有引起崇祯皇帝的足够重视,不幸的后果被袁崇焕言中了。

这时,袁崇焕怎么办?在他面前至少也有三个方案可以选择:

第一,“围魏救赵”。战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战役叫“桂陵之战”,当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齐求救。齐王派田忌、孙膑率军去救援。孙膑以魏国精锐在赵,而内部空虚,就引兵进攻魏国都城大梁(今开封),诱使魏将庞涓赶回保卫首都;又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设伏,大败魏军,并生擒庞涓。这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的典故。在皇太极打北京的情况下,袁崇焕可以率军直捣后金都城沈阳,迫使皇太极回兵,或设伏截击之,以解京师之危。我称之为“谋略智慧”之策。

第二,观望待机。就是袁崇焕带兵或派兵进关,在京东某地,驻扎观望,探听消息,待机而动,选择谋略——可攻则攻,可守则守,可退则退,见机而动。我称之为“可进可退”之策。

第三,率兵勤王。就是亲自率领军队,日夜兼驰,入关勤王,直奔北京,保卫京师。我称之为“赤胆忠心”之策。

以上三种方案中,袁崇焕依据自己的理念、经验、性格,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hp]我在霍格沃茨修仙的日子代嫁弃妃影帝之弯掰弯作者:逗沙包帝色无疆市长前夫,你好毒假千金被全家读心后,作成团宠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