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3/4 页)
战场了。他们到达的地方,正是两军激战的战场。南边是汉军的营盘,依然坚固整齐。北方是匈奴营地,此时的匈奴营地早已不是营地了,是屠场,遍地红色,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到处都是破碎的内脏,战场的惨烈在这里展露无疑。
一路行来,窦婴于此战的经过了解得差不多了,把随行人员略一安顿,要仓公带着大夫救治伤兵。
汉军这一战死伤不少,虽然还没有具体的数字,几万是跑不掉的。受伤的就更多了,缺医少药,夺去了不少兵士的性命。仓公他们来得太及时了,立时投入到救治中去。
窦婴在汉军帐幕里走动,见到的除了伤兵还是伤兵,缺胳膊少腿、瞎眼少耳……触目惊心,这是窦婴这辈子见到过的最让人心痛的场面。
许昌和几个文臣哪见过如此场景,一见之下,吓得七魂去了六魂,脸色苍白,不知道躲到哪个角落去了,根本就不敢出来。
巡视了一阵,窦婴带上人,赶去匈奴的营地。只见进进出出的百姓不少,正在清理尸体。
一眼望去,只见汉军的尸体摆放得整整齐齐,百姓正在清理他们的尸身,脏了的用水洗,缺胳膊少腿的,找些相近的肢体摆放在一起。这些肢体未必就是他们的,可是,谁能分辨得出来呢?只能如此处理了。
让他们肢体齐全入土,总比肢体不全要好!
尸体之多,一眼望不到头。窦婴的心灵再次震憾了。
吸口气,强抑一下激动的情绪,窦婴再一次望去,差点一头栽在地上。
只见匈奴的尸体堆成了山,一座又一座尸山,不下数十座之多。这得多少匈奴?
这还不算完,还有很多匈奴尸体没有清理出来。等到全部清理出来,不知道有多少?
周阳报的斩首十万,这才止十万之数吗?
不是周阳要少报,是周阳没法知道准确的数字。汉军要追击匈奴,再者伤残甚多,疲惫不堪,哪有时间去清点尸体。具体的数字,只能等将来核实了。
窦婴朝北望去,目力所及处全是红色,那是鲜血染红的。虽然大战结束已有数日之久了,鲜艳的红色仍未褪去。
窦婴看到的红色,不过是冰山一角。从两军交战的战场起,经过匈奴的营地,一直往北,到长城,再越过长城,一直到大漠的深处,都是红色。
匈奴数十万军队就葬送在这里。
当然,长城最是鲜艳夺目的,因为死在长城下的匈奴最多。
阳光照射下,长城宛如一条红色的巨龙,蜿蜒远去。
一百九十
窦婴骑着战马,从匈奴营地开始。一路往北,所到之处,除了尸体还是尸体。人尸马尸,遍地都是,地面依然是红的。血湖虽然干涸,可是,那赤红色仍是那般触目惊心。
当窦婴来到长城时,只见长城宛若一条红色的巨龙,蜿蜒远去。自从秦朝覆灭,汉朝对长城没怎么整修,好多地段已经长满了青苔。而此时,长城竟然红色的,是匈奴的鲜血染红的,那是何等的骇人。
长城下,尸体之多,远胜他处,就是比起匈奴营地的尸体只多不少。这里的尸体,主要是匈奴的,十具中不会有一具汉军的尸体。
在匈奴营地,有一场大战,那是汉军伤亡最高的地方。而这里。匈奴逃亡,汉军追杀,除了冷箭暗刀之外,汉军很少有伤亡,是以汉军的尸体很少。
原野上、山脚下、山塬上、城墙上,到处都是匈奴的尸体。这些尸体不仅仅是汉军制造的,更多的是匈奴为了夺路而自相残杀留下的。
窦婴骑在战马上,放眼一望,入眼的是比麻秆还要多的尸体,心头之震惊远非笔墨所能形容,差点从马背上栽下来。
不是他的胆子不够大,实在是尸体太多了,让他无法承受。若是许昌在这里,见到眼前之情景,肯定会吓破胆,大叫妈呀都有可能。
而百姓却是在清理尸体,见怪不怪了。自从大战结束后,百姓就赶来清理尸体,数日过去了,仍是没有清理出过所以然来,这清理一事,不知要何日方休。
窦婴发现了两个不同寻常处。一是清理尸体的多为老弱妇孺,年青力壮的年青人却是一个不见。一打听之下,方才明白,原来丁壮追击匈奴去了。
汉军大胜的消息一传出,边关百姓振奋异常,欣喜若狂。闻风而动,带着农具,去追杀匈奴。当时,到处都是匈奴遗弃的战马,百姓能骑马的骑马,不能骑马的步行,一句话,非追上匈奴不可。
留下来的,只有那些年纪大的,生病的,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