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第3/4 页)
。
追风宝驹仰颈长嘶,悲鸣不已。马头朝着李广,一双明亮的马眼滚着泪水,双蹄刨地,似在向李广诉说什么。
李广久历战阵,深知一匹上好的战马与主人的深厚情感,追风宝驹如此宝驹,可以说已经通灵了,乍见军臣单自杀,这才悲嘶不已。
飞身下马,李广来到追风宝驹身旁,一双大手在追风宝驹身上轻抚着,仿佛在抚摸情人似的。追风宝驹焦燥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在李广身蹭来蹭去,很是依恋。
李广大手在追风宝骑马头上拍拍,快步来到沼泽边上,右脚抬起来,就要踩下去。却是有人在扯他的衣裾,不由得吃了一惊,这是何人,来无影去无踪,就欺近身了。
扭头一瞧,是追风驹咬着他的衣裾不松口。李广大喜,抚着追风驹的马头,笑道:“追风驹,谢谢你!”
一脚踩下去,卟嗵一声,稀泥一下子浸到膝盖了。抓住辔头,右脚慢慢踩下去,稀泥到了大腿,还是没有到底,这得多深?
略一停顿,李广一咬牙,再次踩下去,这次,终于到底了,竟然只及腰深。
“不好!”
李广浓眉一拧,大叫一声。
稀泥只及腰深,军臣单于跳下来,会死吗?要是死了,就成了天大的笑话。
放眼一望,只见衰草和稀泥,却是不见军臣单于的影子,难道里面还会更深?这事不能不探个究竟。
军臣单于生要见人,死要见尸,即使他死了,也要把他的尸身找到,李广哪会罢休,正要朝里面探寻,一阵急促的蹄声响起,是汉军追到了。
“快,结绳子。”李广立即下令。
急切间,根本就找不到绳子。无奈之下,汉军只有脱下身上的衣衫,扯成布条,搓成布绳。李广拴在腰间,一步一步朝沼泽深处探寻。
里面比边上要深些,最深处也才及胸,根本淹不死人,李广命令汉军下来搜寻。
“单于跳泥沼了?”
汉军听李广把情由一说,无不是惊讶是下巴砸肿了脚面。
匈奴的单于呀,不可一世的匈奴单于,竟然给追得走投无路,不得不寻死,这是何等的让人振奋!汉军惊讶之余,就是欢呼声不断,比起打了大胜仗还要欢喜。
惊喜中的汉军纷纷跳进泥沼,开始搜寻军臣单于。数百汉军在泥沼中翻来覆去的寻找,却是不见军臣单于踪影。
到最后,李广命令汉军分散开,把沼泽围住。这泥沼方圆十数里,数百汉军围住,若是军臣单于没有死,想逃走,那是做梦。只要他一露面,汉军就会发现他。
(PS:有朋友在质疑战马的问题,现在追击用的战马,主要是匈奴在此战中遗弃的,三十万匈奴遗弃的战马何其多。)
一百八十九
秋风萧瑟,吹在身上。冰凉凉的,让人寒意顿生。
不计其数的马车组成一条长龙,正滚滚朝北驶去。汉军兵士骑着战马,脸上泛着喜悦,好象大过年似的。
他们正是随窦婴赶去北方犒军的兵士,他们的任务就是护送犒军的牛酒,还有景帝下令以最快速度运往边关的药物。
窦婴骑在一匹神骏的战马上,脸泛红光,喜慰不胜,不住四下里张望,看着长龙似的队伍,大是欢喜。
长城大捷,是汉朝创建数十年来,最为了得的一次胜仗。他身为钦差,奉旨劳军,虽然这一仗不是他打的,他也感到荣幸万分。
“快点,快点!”窦婴催促起来。
“大人,这已经很快了。”有兵士提醒一句。
自从离开长安,窦婴就下令,要汉军以最快的速度赶去边关。汉军虽然大胜。伤亡也不小,极需要医药,能早点把医药送到,就能多救很多性命,汉军不需要他的命令,也知道该怎么做。
这些都是英雄啊,得把他们救过来。
饶是如此,窦婴仍是嫌太慢,他是巴不得立即赶到边关。要是追击还没有结束,他也可以加入追击,谁叫他窦婴少读兵书,精通谋略呢?周阳这一仗打得如此漂亮,他的心早就活泛了。
与窦婴高昂的情绪正好相反,许昌的情绪极为低落。
许昌坐在车里,紧拧着眉头,有气无力,好象有人借了他钱没有还似的。他是万分不愿去边关,可是,景帝严旨掷下,他不能不去。
说起来,也怨他猪油蒙了心,一时糊涂,竟然在捷报传到前一刻钟去上奏,要景帝罢免周阳。紧接着,捷报就送了,还是如此振奋人心的大胜,他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