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2/4 页)
成想,如今咱俩人竟然成了一根绳上的蚱蜢,如今我这条小命可就悬在你手上了。你要是不妥,我也落不了好……
走到门口,耳边还听到玄烨说话声:“额娘别为儿子担心。孙嬷嬷照顾儿子可仔细了,是儿子心急读书……”
PS:那个,现在俺是2K党,每章字数不多,是以一章内容单薄了点。。。从上个月二十二号开始发,到昨天,本书满月了,去掉作品相关,整整十万字,不多,沿续了上本书的正常更新水平。。。俺也想多更点,剧情都有,也着急赶紧写到有冲突有高潮的部分,可是,怎么说呢,不够勤快是一方面,还有就是,有那么一些人的反应着实打击了码字的热情。。。
这只是一篇小说,俺对满人歌功颂德了?没有吧?想让主角在一个合理的发展线路中走向他的人生,他之作为,且看将来。。各位高抬贵手,喜欢的捧个场,推荐两票,不喜欢的不敢劳您大驾,大家各自清静岂不好?。。。嗯,争取新的一月,多码出一些字来。。。
第一卷 眼花缭乱的世界……第二卷 禁宫水深 第八章 承乾宫
承乾宫为两进院,正门南向,名承乾门。外观上一应布置,俱保持了明初始建时的格局。
前院正殿即承乾宫,面阔五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檐角安放走兽五个,檐下施以单翘单昂五踩斗栱,内外檐饰龙凤和玺彩画。明间开门,次梢间槛墙、槛窗,双交四菱花扇门、窗。
小德子领着陈旭日,刚走到殿前宽敞的月台下,这边侍候的人迎上来,两下里一问一答把情况交代清楚。这边就道:“皇贵妃娘娘在后院看护四阿哥呢。稍等,我这就去回禀。”
一人往后边行去,一人头前领路,带他们往东边第一间配殿里走。
东西有配殿各三间,一样明间开门,黄琉璃瓦,却换了硬山式顶,檐下绘的是旋子彩画,东边匾曰“贞顺斋”,对过题的是“明德堂”。
陈旭日跟着拐了弯上了阶,往“贞顺斋”去。
推开门,一股子书墨香气扑面而来。
屋里很敞亮。方砖墁地,天花彩绘双凤,靠墙立了两排书架,迎面墙上一张羊皮纸的地图,泛黄微旧。
屋角的镂金盘丝香熏炉里,袅袅清烟自在升腾。靠墙的锦榻上铺着明黄缎子软被,中间隔一架丝绣透亮四扇屏风,上面只简单点缀了清雅的墨竹。再前面是书案。
长案上立着一个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旁边一柄玉如意。边上湖笔、徽墨、端砚、宣纸等文房四宝一样样摆放整齐,另一侧放了两三本书,上面似乎压了几本折子。
小德子低声同陈旭日道:“皇上经常过来,这屋充作书房,皇上常在这里看折子。”
不多时,董鄂妃打门外边进来。
她脸色略微发白,虽努力振做精神,也遮掩不了眉梢眼底透出的疲累。对陈旭日的到来温言表示出自己的欢迎之意。
身后侍立的宫女进言:“娘娘,您去歇会儿,都快把自己个儿熬病了。四阿哥这边,有奴婢和均衡盯着……”
这位却是陈旭日的熟人,名字叫做知书。知书是大宫女,原是董鄂妃身边最得用的,后调来照顾四皇子。前次陈旭日进宫为四阿哥治病,两人接触过几天。
董鄂妃歉然道:“均衡,真是劳烦你了。昨天才回京,接到要进宫的消息,昨儿晚上怕没休息好吧?真该让你歇两天……”她轻叹口气,只觉得脑袋发沉。极力忍住揉捏额头的冲动,想:他也只是个孩子,比自家小弟还小了好几岁,在家也必是父母手心捧着的心头肉——她自己做了母亲后,对这点体会的格外深刻。
“我不要紧,娘娘只管安心休息。最难的时候都闯过来了,这次肯定不会有事。”转头问知书:“四阿哥哪里不舒服?太医怎么说?”
“昨天几位娘娘过来看四阿哥,外面天气好,就抱出去见见阳光。不知——为什么,小阿哥忽然哭起来,半天哄不好,哭出一身汗,想是因为这个原因吹了风,到晚上就烧起来了。”说到“不知”时,她顿了下,在“为什么”三个字上格外咬了重音。
董鄂妃道:“是我的错,不该抱他出来。”
知书急道:“让小阿哥时不时出去见见阳光,原是太医的建议,娘娘何必把错往自己身上揽?而且昨天……”她咬了咬唇,再说不下去。
昨天根本就是有人故意把四阿哥捏疼了,才惹来这场病。皇贵妃何尝不知道?回屋后,看到四阿哥身上的红印子,只自己默默掉了半天的泪。那下黑手的人,根本就是吃定了娘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