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南路大军攻克险关(第1/3 页)
再看杨瑞和率领的南路大军,踏入赵国南部,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令人望而生畏的复杂地形。
连绵起伏的山地丛林一望无际,那些山峦像是大地巨人随意堆砌的巨型石块,一座紧挨着一座,蜿蜒曲折,看不到尽头。
茂密的森林遮天蔽日,粗壮的树木直插云霄,枝叶相互交错,层层叠叠,阳光费了好大的劲,才穿过这层层阻碍,在地面上洒下星星点点、斑驳陆离的光斑。
崎岖的道路在山林间蜿蜒蛇行,有些地方狭窄得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旁的荆棘肆意生长,尖锐的刺如同密密麻麻的暗器,稍不留意就会划破衣物,划伤皮肤。
然而,英勇无畏的巴蜀步兵们却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他们世世代代在山地环境中生活,从小就与山林为伴,攀爬陡峭的山峰、穿越幽深的山谷对他们来说如同家常便饭。
长期的山地生活让他们练就了一身擅长山地作战的过硬本领,他们的身体矫健灵活,耐力超强,且个个都有着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在这片充满艰难险阻的区域里,他们就像回归山林的猛虎,行动自如地穿梭前进着。
而因为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杨瑞和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将斥候分成了多个小队,每个小队都有经验丰富的队长带领。
这些队长,有的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有的是凭借着出色的指挥才能脱颖而出的年轻将领。小队之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会太远而失去联系,也不会太近而在突发状况下相互拥挤、干扰。
他们通过各种巧妙的信号进行沟通,如特定的哨声、旗帜的挥动等,以便在遇到危险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协同作战。
当遇到紧急情况时,一声短促而尖锐的哨声便能让所有士兵迅速进入战斗状态,有条不紊地执行各自的任务。
这天他们沿着那条蜿蜒曲折、宛如巨蟒般的“青蛇岭”山脉艰难前行。
当行至一处名为“黑虎谷”的山谷时,一场惊心动魄的危机却突然降临。
原本寂静的山谷两侧山坡上,突然涌出无数赵军士兵,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整个山坡。
这些赵军士兵身着黑色的战甲,在阳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他们居高临下,占据着绝对的地形优势,向秦军发动了极为猛烈的攻击。
刹那间,空中仿佛下起了一场“死亡之雨”,无数箭矢如蝗虫般密密麻麻地飞来,尖锐的箭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
巨大的石块也如雨点般从山坡上滚落,砸在地面上发出沉闷而又震撼人心的声响,溅起大片尘土。
秦军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有些措手不及,一时间,山谷中充满了慌乱的呼喊声和兵器碰撞的声音。
士兵们纷纷寻找掩体躲避,有的躲在巨石后面,有的藏身于大树之后,他们的脸上既有紧张和恐惧,也有对敌人的愤怒。
主将杨端和却展现出了非凡的镇定,他果断地挥舞着手中那面绣着秦军标志的令旗,声如洪钟地发出一道道指令,指挥士兵们列阵迎敌。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穿透了战场上的嘈杂,让每一个士兵都能清晰地听到他的命令。
巴蜀步兵们训练有素,听到命令后,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组成了坚固的防御阵型,将手中的盾牌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人墙,抵挡着赵军如暴风雨般的攻击。
盾牌上的皮革被箭矢射得“砰砰”作响,有些盾牌甚至被巨大的石块砸出了深深的凹痕,但士兵们依然坚守阵地,没有丝毫退缩。
他们咬紧牙关,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着身后的战友,汗水和血水交织在一起,顺着脸颊滑落。
同时,秦国将士们还充分利用山谷中的地形,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可以反击的机会。
王贲作为先锋,此刻的他正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身着闪亮的银色战甲,手持一把锋利的长枪,枪尖闪烁着寒光,骑在一匹矫健的白马上,宛如战神下凡。
他作为先锋,知道过来的路途中间,就有一条,可以上到两边山坡上的小路,他果断带领着,一支两千余人的先锋大军,小心翼翼地悄悄绕到赵军侧翼。
茂密的树林成为了他们最好的掩护,他们在林间悄无声息地迅速接近赵军,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生怕发出一点声响惊动了敌人。
当距离赵军足够近时,王贲突然一声令下,那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山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