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开局就封神百度百科 > 第227章 二狗,你怎么看

第227章 二狗,你怎么看(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穿越隋末,系统降临人在古代,随身有座现代都市史上最强驸马爷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皇后的贴身侍卫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断亲,娶娄晓娥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诸天穿越,从慕容复开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国如烟

回到大营,各队汇报了自己遇到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

蛮族主帅一脸危险的看向一个中年文士,等着对方给个交代。

文士同样惊讶,没想到自己一方的计谋就这么被识破了。

不过他们的任务是让蛮族拖住镇北军,其他不重要。

话又说回来,当初他跟蛮族汇合之后,看了眼蛮族集结的人数就知道他们在打什么主意。

现在这个情况,可以说正好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蛮族攻占那些世家囤积粮草的城池,完成劫掠之后,按照约定是该撤退的,可为了让蛮族出兵,他们并没有在这件事上多做纠缠。

边军换装了金属盔甲,以他们对边军的了解,蛮族攻下边城很难,囤积粮草的城池虽然会被占领一段时间。

但只要边城没被攻破,庆王造反成功,到时候自然会有援兵,蛮族不撤也得撤。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和蛮族合作的原因。

现在虽然解决了庆王一方的后顾之忧,但答应好的粮草蛮族没拿到手,这件事需要解决,如果不给一个解释,蛮族很有可能退兵。

没收到造反的结果之前,蛮族一定不能离开。

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平西军驻扎的区域。

应对方法也很简单,允许他们自由劫掠,再画个大饼,以原本答应的条件为基础,给这些外族更多让步。

同时给世家传消息,让他们提供粮草。

一套三连下来,外族很快同意,不过并没有立即进攻,而是等待粮草,同时派小股部队外出劫掠。

原计划行不通,那就启动备用计划。

世家什么德行,外族看的更清楚,只要能挣银子,什么大乾禁令,在他们眼里就是个皮。

以前走私的粮食,盐,铁,丝绸,哪个不是世家主导。

蛮族出动的军队数量超过十万,面对三十万镇北军,拿庆王许诺的好处以及劫掠为主。

抢土地虽然同样重要,但他们更愿意在庆王和皇帝拼个你死我活之后,再动手。

现在耗时间,他们当然愿意。

大乾国内的情况同样没按照预订的剧本走,这个剧本是皇帝的剧本。

按照皇帝的猜想,由外族牵制边军,庆王起兵之后,先占领惠州和海州,调动常备军支援,半路埋伏,削弱皇帝的实力。

然后包围京城地区,攻克京城外围,最后聚兵京城。

边军被牵制住之后,庆王确实起兵了,可并没有进攻海州和惠州的意思,只是做出一副随时进攻的架势。

三十万常备军,惠州和海州各派去五万支援。

皇帝的打算是利用守城优势,耗光庆王布置在两州的军队,然后调头夹击庆王中军。

可庆王在两州的军队只是摆架势,喊口号,劝降,就是不进攻。

庆王用十几万人拖住了皇帝五万惠州军,五万海州军以及十万常备军。

反倒是京城周边的八座卫城,先后遭到攻击。

八座卫城,有两座直接投降投降,很明显,这两座卫城的守将早就被庆王收买了。

其余六座卫城,开战不到一天,守将战死,根据影子跪下的暗探汇报,庆王一方派出六位猛将。

这六人和守将交手不到五个回合,通通被斩于马下。

这让皇帝惊讶了一下,影子更惊讶,因为他对这六人中的五人没有任何信息,就像突然冒出来的。

如果不是突然冒出来的,那就只能说庆王和世家的保密工作太到位,外界没有这几人任何消息。

唯一有消息的只有一人,这个人叶小飞也见过,就是当初陪着庆王世子一起来京城的那个护卫。

朝中部分大臣倒是很看的开,不管谁当皇帝,都需要有人替他办事。

刚进入朝堂不久的这些人倒是急了,他们都是皇帝刚提拔上来的,屁股底下的位置都是世家官员死后腾出来的。

庆王上位之后,这些位置必然会重回世家成员手里,而他们,只能给皇帝陪葬。

六座卫城被围,要么放弃,要么调兵支援,京城还剩二十万常备军,还能支援。

面对朝臣的建议,叶小飞扔出去一个白痴的眼神。

根据影子收集的消息,庆王身边还有近十万人,这些都是世家和庆王的精锐。

二十万常备军,十万禁军,需要做的不是支援那几座卫城,而是守卫京城。

而且庆王明

目录
万界外挂供应商晚钟教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