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2/4 页)
在师爷圈子里听来的情报向两位大人禀报,以示见多识广,见苏元春白他一眼,晓得他不想让苏元瑞知道十多年前他曾得罪岑春煊的旧事,便知趣地住了口。
岑春煊受到皇上重用,如今又拿蔡希邠开刀,说不定是杀鸡儆猴之举,直到赶赴龙州的路上,苏元春再也没有说话。
董乔有意调节气氛,便问德仔:“德仔,身体没什么吧?”
“谢董师爷记挂,没有事了。”
“给你讲个故事解闷,想不想听?”见德仔在平岗岭逗留期间一直骑在马背上不肯下来,董乔寻思着拿他开涮。
“当然想听,董师爷快讲!”德仔连声催促。
“讲什么好呢?就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吧……”董乔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讲过一遍,最后总结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药不能乱吃,更不能多吃,要不然会出大问题的。”
苏元春一直默默听着,听到最后一句才卟哧一声笑了起来:没想到拐了这么大个弯子,最后还是回到德仔身上。今天早上看见德仔放在床头桌子上的西药盒子和曲膝半卧的姿势后他才意识到,德仔偷吃了他的壮阳药。
当初方苏雅把几盒药交给他时,郑重其事地告诉他:杜师孟先生听说他没有孩子,特意不远万里从法国寄来这种欧罗巴男人经常服用的西方神药,衷心希望能对他和他的家庭有所帮助。苏元春当时没说什么,心里却想,这不是取笑咱中国男人肾亏吗,便丢在柜里不再理会。没想到德仔竟当了真,怕番鬼送的药里有毒,自己拿回家先试用了。
难怪阿娇见了他会面露郝色羞以启齿,西药性烈,药性发起来也是不得了的。
他感激地看了这位忠于职守的分灾人一眼,德仔也面红耳赤地看着他,想说什么,见旁边人多,又不好意思说。
第一百零九章 镇龙铁路
到达龙州天色已晚,苏元春吃过夜宵,躺在床上假寐,默默回顾两年多来在铁路问题上同法方交涉的艰难历程。
甲午战败,法国政府参与了中日间的停战斡旋,以有恩于中国自居,再次提起修建桂越铁路的旧案,并拟在二期工程伸展至广西腹地南宁和矿产资源丰富的百色。
@奇@清廷以财力不足为由表示拒绝,法国为逼清廷就范,出动军舰在近海游弋实施军事威胁,清廷只得同意将铁路接至龙州。为保护路权,在同意由法国费务林公司承办工程的同时,声明国内一段由中国出资建造,并在龙州铁路官局的名义下管理经营,任苏元春为官局督办,太平府知府康际清为帮办,令二人着手组织勘测、估价。
@书@苏元春立即组织精通算学及熟悉测绘、工程的人员实地勘测。在漫长的谈判过程中,双方在轨宽和估价问题上纠缠不休。
@网@法方基于战略考虑,按轨宽1米的法国标准设计;苏元春则认为事关国家主权,中国第一条铁路始于天津,采用1。435米的英国轨制,按照国际通例,镇龙铁路应沿用中国已建铁路标准。法方争执不过,故伎重演向清廷告苏元春的刁状,可是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奕劻采纳了苏元春的意见,还通过驻法大使庆常向法方施压,迫使法方放弃了法国标准。
苏元春及时派人了解内地芦保、津渝铁路和越南谅江至文渊铁路造价情况,据此估算出修路工料价格、征地费用、局栈码头费用、铁轨车桥费和各项机器费、各匠人工价合计202。459万两,另加各项运费7万、应支三年局用公费薪水等项17。896万,总估价227。355万两白银。而费务林公司前三次提出的估价分别是522。394272万、549。2507万、534。225万两,最后又提出总造价为601。92万两,双方主张相距甚远。
按照合同规定,双方意见分歧时请中人公断,苏元春委托度美代聘东京监工抱来彝为官局中人,与费务林公司中人博浪澄最后“公断”为2080万法郎,折合库平银599万两。总理衙门认为根据国际惯例,两国争议请中人公断后即应照办,同意按中人公断数额定价;苏元春则认为中人估价与公司提出的造价相近,仍坚持反对意见,指示康际清认真核算,据理反驳。造价问题成了镇龙铁路不可逾越的瓶颈……
第二天一早,康际清从太平府来到龙州提督衙门:“数据都算出来了,果然如宫保所说:中人不‘中’,公断不‘公’!”
他把带来的一大摞计算资料一一摊开:“中人所断数额虽然比公司开价少三万两,但公司估价时有多处计算错误,多开了近十万两,所以实际数额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