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1/4 页)
皇上面无表情,脱口便答,“因为可以养性。”
太后笑了笑,更正道,“因为它们听话。”
像是失了兴致,太后将装盛耳食的玉碗扔到了鱼群中,砰得闷声一响,好像不幸砸中了几条刚冒出头来的鱼儿。
鱼儿们唯恐不及地散开再聚拢,玉碗逐渐沉入池中,水中溃散开来的耳食像一朵巨大的金菊吸引得想得到它的鱼儿们争前恐后,不一会儿,金菊就被无数的斑斓鱼身搅拌地没了踪影。
太后转身来到华座前坐下,雍容华贵的衣饰让她看上去无比尊贵。
她看向正在座前等候多时的皇上,发现他此刻的眼里已没有过去的顽劣不堪,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娇嗔如孩子般上来就抱住自己的胳膊,明澄的目光里竟有了几分先帝的影子。
似是骄傲,似是欣慰的情绪尽收眼底,太后瞥向液池,低低道,“皇上知道吗,锦鲤可都是非常贪吃的。它们喜欢吃,更喜欢抢着吃,抢得越激烈吃得也就越多,就连它们的肚子已经撑到再也吃不下去了都还是继续抢,呵呵,是不是特别的傻又特别的可爱啊。”哭笑半参的声音,一层层打向宫墙殿宇,它们不断地在空间回荡着,说不出的毛骨悚然。
太后神情淡漠得止住了笑声,像在述说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一样继续说道,“可是啊,它们往往为此付出的代价只有一个,那就是死!”
液池中逐渐有已然不动的鱼儿浮上水面,露出了鱼肚白,在继续夺食的其他鱼儿面前,没有起到半点警示的作用。
皇上站立原地,冷汗已经沁入胸膛,但心底的声音在提醒着他,他此番前来的目的绝不容动摇!
“母后所言,儿皇铭记于心,也一直感谢母后多年来执政操劳之情,但是儿皇既已长大成人,既已身为瑞和国一国之君,定当肩负起江山社稷,所以今后母后就安心得在泰安宫颐养天年吧。”(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三章 宫牌
皇上的话,无疑是跟太后反目,既摆明夺回政权,又摆明暂时将她软禁。
也许在外人看来,皇上终于发奋勤政、心系社稷。但太后清楚,她的好儿子只是因为一个女人,一个他永远不能染指的女人。
望着皇上离去的背影,太后在袖底握起了拳头,任凭指甲深陷掌心,眼中杀意肆起。
那个女人,留不得!
刘公公在门外听到皇上吩咐人将泰安宫‘严加看守’,立即就嗅出了不对味。
恭送皇上离开后,他从门外冲进殿内,见太后的脸已经冰冷至极,赶紧小心翼翼地上前禀报道,“太后娘娘,皇上说王妃遭遇行刺,各大宫中都加强戒备,特意留下了二十名御林军在外头……”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太后抬手的动作制止了。
“太后?”刘公公不确定的开口道。
太后闭了闭眼,再睁开,握拳的手也同时松开,“之前,你说我们派去的刺客还未行至清流殿就被侍卫逮个正着?”
“是啊太后,奴才也觉得这事儿玄乎,这人还没走进清流殿呢,就被突然冲出来的侍卫们当场围捕,就好像已经算准了咱们的人会过去一样。”
之前,在皇上还没来的时候,她跟刘公公就商讨过这件事,当时情况紧急,唯恐被小人利用,才不得已另派别人去暗杀两名刺客,希望能灭口。
岂料派去的人也被皇上正好擒获,还在狱刑下招出了是自己指使,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就像刘公公刚才讲的。这一件件一幢幢发生地太过迅速,时机掌握得恰到好处。就像是被人算准了一样。
论宫里有这样城府和谋划力的人,除了南陵王应该无作他选。
但他那么费尽心机地离间她跟皇上。只是为了保全他的爱妃吗?
太后骤然惊觉,事实可能就是如她所想,因为她太了解了。
先帝不就是被这样的女人所迷惑才铸成大错,而现在,历史又要重新上演了吗?
一代帝王不够,还要扯进宗室间叔侄相残的戏码。
太后周身泛起了修罗的戾气,她越来越觉得杀死王妃刻不容缓!
清晨总会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桃夭走出大门,深呼吸。带着晨露的清新空气让她精神大好。
昨晚实在发生了太多事让她应接不暇,在鬼门关外走了一圈,跟冷卿的久别重逢,知道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还有,未来得及说出口的遗憾。
桃夭最后把目光停留在抚摸自己小腹的手背上,刚在嘴角泛起的笑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