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页)
面的红25师走了,后续的红27师还没有跟上,怎么办?周希汉立即和通信队长谢家庆决定用一个排袭击小庙,两个排在公路两旁埋伏。为了迷惑敌人,周希汉又下令说:
“号兵连散开;每隔十米站一个信号兵,只等小庙方向手榴弹一响,就一齐吹冲锋号。”
布置停当,周希汉带一个排绕到小庙背后,攀上陡壁,占领了小山头,然后,居高临下,向小庙掼了一排手榴弹。“轰轰轰”的爆炸声一响,庙里的敌兵就慌乱起来了,也摸不清红军在哪里,“噼噼啪啪”地乱打乱冲。忽然,黑暗中,一百多支军号一齐吹响了。敌兵听到这么雄壮的军号声,个个丧魂跌胆。趁这股声势,周希汉率领通信队呐喊着,一齐冲向小庙,突然出现在敌兵的屁股后面。敌人吓懵了,来不及还击和逃跑,都举手当了俘虏。
周希汉从俘虏口中得知,这是敌人的一个排哨,向南公路上还有敌人的一个团。
谢家庆队长说:“一个团,情况相当严重!”
“可决不能被敌人吓回去。”周希汉当即决定,“追上去,把敌人消灭掉!”
主动去“打”一个团的敌兵,也只有周希汉有这么大的胆识。雄壮的冲锋号声又震撼着山谷。在号声中,周希汉带着通信队飞一般向南冲去。不一会儿,前面响起杂乱的枪声,并夹杂着人喊马嘶。他们边冲,边用冲锋枪射击,加上又吹号咋呼的,黑夜中,敌人不知来了多少红军,便乱了营,漫坡遍野乱奔乱突。周希汉和战士们四处追杀。
这时,军直机关的“八大员”也拥到前边来了,挥舞着扁担、菜刀,漫山遍野地抓俘虏。没半个钟头,战斗结束了,战士们和参谋、译电员、伙夫一个个都扛了许多枪,押着500多个俘虏,集合到公路上来,队伍立即伸长一倍。周希汉和通信队仍走在前面,领着这支队伍继续前进。
凌晨两点多,部队到达了罗文坝镇。周希汉刚坐下准备休息,村北哨兵抓住两个敌侦察兵,他马上和谢队长赶去审问俘虏,一审问,又吓了一大跳:敌一个团埋伏在公路东侧的山头上,掩护川军撤退。再一细问,才放心了。原来这伙敌兵听见枪炮声响了一阵,后又没一点声息了,以为追击的红军已被打退,但害怕自己天亮后撤不下来,就匆匆忙忙下了山,沿公路向南追赶“前头的部队”了。
“那你们怎么还在这?”
“我们是先头尖兵啦,跑在前头呀!我们的大部队还在后头呢!”
原来,周希汉率领直属队竟然跑到“追赶部队”的打掩护的敌兵前头了。听到这,周希汉特地追问了一句:
“有一个团?”
“是的,一个团。”俘虏说得很肯定。
这时,周希汉心里有点儿紧张——又是一个团!他刚和谢队长作了战斗部署,敌人的先头部队就上来了。一阵冲锋枪声后,接着就是几十个手榴弹。敌人受到这突如其来的袭击,立即“哇啦哇啦”叫喊着往后退。周希汉叫道:“司号长,吹冲锋号!”
2。好几次差点送命(5)
号长的号音一响,顿时引起漫山遍野的号声。“冲啊!”谢队长一声吼,埋伏在两侧的战士们像浪潮一样向公路上一齐拥去。前面的敌人站不住,猛然向后缩,把后面的冲溃了,公路不宽,两侧都是稻田,许多敌兵为了逃命跳到了稻田里,你挤我拥,乱成一团,前面一仗把军直机关人员武装起来了,现在他们一齐出动,长枪、短枪打得“哗哗”地响。号兵们也顾不得吹号了,纷纷抓俘虏、卸枪,命令他们:“向南去集合!”
天边微微有点泛白,周希汉看看表,已经4点半钟了,这时,追击的战士们追了3里多路,把一些逃跑的余敌全部抓了回来。仗是打胜了,但还不见后续的红27师来,周希汉很着急,便派半个班向北和27师联络。不一会,这半个班跑步回来,气喘喘地报告说:
“镇北六七里处发现有敌人四处乱跑。”
周希汉从俘虏中找了个敌军官,问道:“你们还有人在后面吗?”
他说:“我们这个团就这些,另外一个团,守公路西山头的,不知道撤走了没有。”
糟糕,又是一个团!天又快亮了,怎么对付呢?周希汉对参谋们说:
“趁天还没有亮透,再来一个猛袭。”
于是,他又带上通信队和号兵们,迅速地朝敌人扑过去。近前一看,原来敌人被这夜的枪声吓坏了,早已溃不成军,成群地在田里乱跑。一见红军来了,再加上惊慌,四处乱躲乱窜。他们一边向敌人扫射,一边吆喝:“缴枪不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