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1/4 页)
诨故乔嗤�凇�
再说,铸炮的成本张准也承受不了。百炼钢好是好,可是成本太高了。用来做虎贲铳的枪管还勉强可以咬牙承受,但是,如果用来铸造炮管,张准就承受不了了。用百炼钢铸造出来的大炮,恐怕光原材料的成本,就要上千两银子。一门炮上千两银子,还不如杀了张准算了,哪里来那么多的银子?
杨国华期待的说道:“能不能给我们配备虎贲铳?”
白沙河作战,杨国华等人也参加了,不过没有携带火炮,是实实在在的微观群众。虎贲铳的杀伤力,给他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杨国华深信,即使是在海上,虎贲铳超远距离的射程,也是非常有用的。
这年头的海战,炮战虽然越来越流行,战船尚未靠近,就不断的开炮射击对方,但是决死的战斗,还是接舷战、跳帮作战。从一艘船跳到另外一艘船的上面,采取肉搏又或者是火枪射击的办法,将对方的船员全部搞定。这样的战斗方式,一直到十九世纪才基本消失。如果有虎贲铳的话,无疑是如虎添翼,极大的增强搏杀能力。
张准摇头说道:“眼下的虎贲铳,还是太长,不适合海船漂浮作战,还要改善。”
这也是实话。目前的虎贲铳,实在是太长,只能在陆地上使用。在摇摇摆摆的战船上,船员本身要稳定就不容易,何况双手握着这么长的虎贲铳。况且,装弹也是个巨大的问题。说不定一个海浪打来,手一抖,火药就不知道撒到哪里去了。再说,瞄准也是麻烦事。如果不瞄准,集中火力打排枪,船上又没有这样的空间。就算甲板全部挤满人,那也是几十人而已。
杨国华想了想,委婉的说道:“如果是短火铳呢?”
张准眼前微微一亮,觉得这个提议不错。
火铳,并不是只有虎贲铳一种样式的,短火铳也是其中的一种,并且是后世广泛使用的。将虎贲铳改造成短火铳,技术上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反而短火铳因为枪管只有几寸长,更加容易保证质量,加工起来的难度更小。
到时候,每个水兵配备两到三只的短火铳,将极大的增强接舷战的能力。在短兵相接的时候,短火铳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看后世的大片《加勒比海盗》就知道。几乎每个海员,都是至少配备两支短火铳的。
而且,现在的短火铳,都是滑膛枪,射程只有二三十米。虎贲铳要是改装成短火铳,同样有膛线,射程怎么都要有五十米左右。威力要比一般的滑膛短火铳厉害多了。大明朝其实也有自己的短火铳,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鹰嘴铳,可惜性能实在是不怎么样,还是火绳发射的。
姬玉情的护卫,就配备有短火铳。按照技术推测,应该是滑膛枪,射程和杀伤力都不如有膛线的短火铳。如果自己能够将鹰嘴铳改成线膛枪管,使用米尼弹,同时采用燧石发射,性能应该可以提升不少。
沉吟片刻之后,张准沉声说道:“这个可以考虑。”
杨国华顿时大喜过望。
有短火铳帮忙,他们以后的战斗,获胜的几率,将大大的增加。战斗力的增强,意味着杀死的敌人越来越多,获得军田奖励越来越多。未来,真的是越来越光明了。
【今天的第二更送到~~~~推荐票还是很少,兄弟们能够多支援几张吗?】
第118章 这里是我的地盘!
(0118)
【今天的第三更送到~~~~推荐票还是很少,兄弟们能够多支援几张吗?】
张准在鹧鸪湾周围转了一圈,对鹧鸪湾的地形,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这里的确是天然军港,只要稍加修葺,就能够停泊超过二十艘的大型船只。同时,在鹧鸪湾旁边的空地,还可以修建造船厂和维修厂。空地的面积非常大,同时建造十二个船坞,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根本不用看,就知道这里必然是天然军港。后世的青岛军港,就是在这里发展起来的,地形地貌怎么可能差得了。当然,投资肯定是不会少的,没有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两的白银砸进去,军港建设不起来。而且,要建设军港,还必须涉及到一项物资,那就是水泥。
没有水泥,所有的水下建筑,坚固程度都是令人堪忧的。石灰这东西,并不适合用来修建军港。如果自己真的要将鹧鸪湾修建成大明朝的第一大军港,就要在这里投进去无数的水泥。问题是,水泥这东西,目前还没有人手去搞啊!
在没有机械化的时代,水泥生产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力。一个最原始的水泥窑,没有上百名工人,是根本不可能开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