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稻谷,今年免税,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留下更多的粮食。
但随着八月十二号的到来,一切都变了。
天启皇帝驾崩,说是早一些时候不小心在皇宫里面掉落观景用的水塘里面受了风寒,第二天吃了臣子献上的丹药就病重了,然后在当晚就驾崩了。
天启皇帝的死,其实真的很蹊跷,但是士人一直上下引导舆论,让这个死亡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天启皇帝驾崩了,自然要拥立一个新的皇帝,于是朱由校的弟弟朱由检,也就是信王殿下,被选为新皇。
简单为天启皇帝料理了后事之后,朱由检就当上了皇帝,改元崇祯,成为大明最后一个皇帝(南明不算)。而大明朝的灭亡,也进入了倒计时。
崇祯皇帝刚一上位,第一件事自然是要把魏忠贤给一捋到底,魏忠贤最后是狼狈弃官而逃,却还是死在了半路。崇祯皇帝顺势开展了阉党的普查活动,甚至取消了魏忠贤在位的期间,颁布的所有政令。
其中包括兴修水利、向商人收重税、减少农民税收,当然还有今年和去年让陕西免税这件事情。
崇祯只是一个王爷,他没有经过系统的皇帝培训,这就意味着他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必然要经历一个痛苦的成长历程。在这个历程的初期,他就是一帮臣子手中的替罪羊。这不,原本魏忠贤让臣子,尤其是商人养着的狗腿子的东林党痛恨的政策,如今都取消了。
皇帝万岁,太万岁了!皇帝英明,历史上再也没有比他更英明的了!
所有人都在欢呼,在舆论的引导下百姓也傻傻的跟着欢呼了起来,看得崇祯乐坏了,自以为是一代圣君。
然后,他很快就接触到了一个敏感的问题,那就是国库没钱怎么办?
下面的人就说,这几年那些贱民,尤其是那些农民受阉党蛊惑,都少交了好多税务,如今既然阉党没有了,不妨就把税率提升一些?实际上,东林党的人才不管税从哪里来,反正不要从海运、商业上来就好。至于田地他们更加不必担心,他们的主子可都是祖上出过举人的,属于免税的阶级。
崇祯想想也觉得魏忠贤的确是太可恶了,居然让那些贱民少交那么多的税赋,难道它们就不知道,大明还需要过日子的吗?少了税赋,大家吃什么?!
其他的省份如何自然不知道,但是陕西之前两年免税取消,同时加派50%的税率,必须要在秋赋的时候收回来。
好吧,一个普通的秋赋,大家可以咬咬牙支撑下去。若是连同春赋一起交,好歹倾家荡产也可以交上去。若是连同去年的也交,同时还要上浮50%,或许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要造反,这才比较划算一些。
一时间,陕西地界哀声遍野,百姓动荡不安,官府也是没有了主意,毕竟这关系到他们的考核,不得不查!
“一个稚嫩的替罪羊,一群只想着在大明这病残的躯体中吸取鲜血的蛀虫……真该谢谢你们!”张弘斌笑了笑。
李定国、刘若錡和王二三人,此刻就在他的面前。
这一刻,张弘斌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从一个知识渊博的三少爷,变成了一个多智近妖的神秘存在……不,这tmd都成妖孽了,要不然如何能够预料到八个月后的事情?
第十四章 百姓的怒吼
华夏似乎有那么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当新的领导上位之后,会很主观的把前任的成果推翻,然后开启新的研究。
似乎不那么做,就凸显不出自己的能力,凸显不出自己上位的必然性一般。
崇祯是一个小屁孩,今年他也不过十六岁,换算成未来的孩子,也就初中毕业左右。这个世界,似乎没有哪个家庭,会允许一个十六岁的孩子当家,除非这个孩子非常的妖孽,比如张弘斌这个穿越者。
崇祯不是一个穿越者,故而此刻的他,依然带着孩子的稚嫩,以及对政务的无知。这样的人,说是半桶水都可以说是抬举他了,而这样的人,也是最好忽悠的。这不,被东林党的人忽悠了一番,把魏忠贤的一切政治全部否定,并且让一切回归魏忠贤上位前,同时为了提高国库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全国性的加收了税赋。
崇祯,稚嫩的他简直就是造反者的福音,没有他造反只怕真的不会那么顺利。
托福,如今整个陕西都在进行秋后算账之中。所有的百姓必须要补交去年和今年的所有税赋,当然劳役也是加倍。
不是任何一个百姓都有足够的余量,而就算有余粮的,也未必能够交两年的税赋,况且还是上浮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