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各种微小的进步(第一更\/三更)(第2/3 页)
床的时代——按理来说有了电路板,很快就可以通过电路来实现逻辑了,但是很显然,为了生产电磁矩阵而诞生的电路板和磁线圈,还是多少有点“异常”在身的。
这一过程,也是让刘克专家以及在工坊里面学习的战士们,都清楚的认识到了机械体是一种“铁皮异常”的概念。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的变化,大多数情况下的不一致,还是都会让全体的官兵、专家们感到欣喜的。
唯一不符合正常的科技树流程而提前诞生,却不被认可的东西,恐怕就只有陆九渊小同志生产了足够的电磁矩阵之后,打开了地下基地的第一扇墙后拿到的各种“未来食物”了。
“这科技的研发者,绝对是吃白人饭长大的,怎么会有这么离谱的味道。”
……
室内,动物油脂的油灯忽明忽暗。
沿着墙壁堆放着的玻璃瓶里面,有着各种奇形怪状的标本或者活体结构。
它们在狭小空间里的投影,就让这里显得更为诡异。
刻意塑造的凌乱和杂乱,是绝对不符合美学和心理学上的舒缓安全感受。
但是正是因为有着酒精和消毒水的气味,陆九渊才会觉得这里还算安全可靠。
他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了一声淡漠的“请进。”
陆九渊推门而入,荆梦羽此时侧对着门口,眼睛专注地盯着“显微镜”。
之所以称呼为显微镜,却要打上一个引号,是因为这东西虽然能够放大,但是还达不到那种级别。
营地里面最新进来的人才里面,有各种器械工具生产的专家,其中一位名为聂文的光学工艺专家,帮助磨出了可用的,具有一定放大倍数的凸透镜。
使用物镜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然后通过目镜得到这个实像的正立放大的虚线,这样的双重放大后,就能看清楚肉眼难以看清楚的东西和结构。
有了这个最重要的部分之后,显微镜的其他部分:反光镜、载物台、压片夹、通光孔、转换器、镜座镜筒……之类的东西都统统不算什么难题了。
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两个将旋转转化为轴向运动的结构也不是什么很复杂的挑战。
难度的重点反而来到了如何制作那个脆弱得要命的盖玻璃片,和取样用的那种小巧且锋利的刀片上——这几样东西最近才手工产出了少部分,不管是荆梦羽还是其他专家,都谨慎地使用着。
然而,到了这一步,也已经是手工匠人对科研帮助的极限了。
这种大约两三百倍放大级数的东西,放在现世之中,荆梦羽或者容枕嵩这种级别的研究人员,是看不上的。
不过现在也只能将就着使用了。
对比起来,聂文同志生产的,同样是光学工艺产物的望远镜反而就受欢迎得多。
毕竟望远镜的放大需求,没有研究需求那么巨大。
几百倍的目视距离加持对当前的战斗难度来说,已经足够料敌先机或者做出反应了,也许这世界上就有飞船或者卫星,但是。
但是几百倍的研究放大,还没有进入细胞结构呢。(如果异常有细胞的话)
“现代的磨镜片机器,并不是什么很复杂的高科技,配眼镜的小店里面都有。但是我们缺少的是强度可以用来磨镜片的钻石磨盘。”
聂文同志的抱怨,在最近的会议上已经提及过很多次了。
但是所有人都无可奈何。
这又是一个因为材料或者科技水平限制,而导致某种技术只能走一小截坡路的例子。
不管是酒精、消毒水,还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它们都是这些日子的微小进步。
这是好事。
……
“星海边缘系统告诉我,你这里有让异常加速降临……”
因为从系统那里知道了,对付异常,荆梦羽有着非守株待兔的方法,所以陆九渊才会来找她。
而现在,她的身上穿着一件实验室外套。
由于缺少棉花,也没有白色染料,所以它在视觉上绝非是那个被人所熟悉的实验室白大褂。
但是就算并非白色而是皮革,陆九渊也在外套上捕捉到了一些暗红的痕迹,像是斑点,带着某种未干的痕迹。
而她在微微侧过来看向门口的时候,在摇曳的灯光中,陆九渊看到了她黝黑的右眼。
黑和黑之间是有区别的。
黝黑和炎夏人的黑色眼睛,也是有所不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