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页)
邪僻,有过失。 (15)匡拂(bì,必):纠正。拂,通“弼”,与“匡”同义。 (16)谤:指责别人的过失。 (17)四辅臣:又叫“四邻”,天子周围的辅佐大臣。《集解》引《尚书大传》曰:“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 (18)嬖(bì,避)臣:宠臣。 (19)诚:确实,真的。 (20)时:是,如此。 (21)布同善恶:意思把好人坏人全都混同起来。布,《尚书·皋陶谟》作“敷”,是“遍”的意思。毋:同“无”。
帝曰:“毋若丹朱傲,维慢游是好①,毋水行舟,朋淫于家②,用绝其世③。予不能顺是。”禹曰:“予(辛壬)娶涂山④,'辛壬'癸甲⑤,生启予不子⑥,以故能成水土功。辅成五服,至于五千里,州十二师⑦,外薄四海⑧,咸建五长⑨,各道有功⑩,苗顽不即功(11),帝其念哉(12)。”帝曰:“道吾德(13),乃女功序之也(14)。”
①维漫游是好:等于说“维好慢游”,只喜欢怠惰放荡。维,通“唯,只。是,助词,无义。 ②朋淫:聚众干淫乱之事。 ③用:以致,因而。绝其世:意思是丹朱不能继承尧的帝位。世,父子相继。 ④涂山:古部族名。涂山,其地说法不一。一说在渐江绍兴西北。《越绝书·记地传》:“涂山者,禹所娶妻之山也。去县五十里。”一说在四川重庆市,俗名真武山。《华阳国志·巴志》:‘禹娶于涂山,今江州涂山是也。” ⑤辛壬癸甲:古代用天干记日,自辛日至甲日,共四天。这是说只经四天婚期就又去治水了。 ⑥子:抚养,哺育。 ⑦州十二师:每州用三万劳力。师,二千五百人。(依《尚书易解》说) ⑧薄:迫近。 ⑨五长:统率五个诸侯国的首领。《集解》引孔安国曰:“诸侯五国,立贤者一人为方伯,谓之五长,以相统治。” ⑩道:领导。 (11)苗:即三苗。 不即功:意思是没有功绩。即,就,成就。 (12)其:表示祈使。念:记着。(13)道吾德:意思是用我的德教来开导。(14)乃:则,那么,就。
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①。不如言②,刑从之③。舜德大明。
①则:效法,学习。 ②如:顺从,依照。 ③刑从之:意思是施以刑罚。从,跟随。
于是夔行乐①,祖考至②,群后相让③,鸟兽翔舞,《箫韶》九成④,凤凰来仪⑤,百兽率舞⑥,百官信谐。帝用此作歌曰⑦:“陟天之命⑧,维时维几⑨。”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⑩,百工熙哉(11)!”皋陶拜手稽首扬言曰(12):“念哉,率为兴事(13),慎乃宪(14),敬哉!”乃更为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舜)又歌曰:“元首丛脞哉(15),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然,往钦哉(16)!”于是天下皆宗禹之明度数声乐(17),为山川神主(18)。
①行乐:制作乐章。 ②祖考:祖先,指祖先之灵。 ③群后:各地诸侯。后,君主,帝王。④《箫韶》:相传为舜之乐名。《集解》引孔安国曰:“备乐九奏而致凤凰也。”九成:奏九遍。乐曲终止一次叫一成。 ⑤来仪:被招来。“来”、“仪”同义。 ⑥率:全都。 ⑦用此:因此,于是。 ⑧陟:登,这里有遵循的意思。 ⑨维时维几(jī,机):《集解》引孔安国曰:“惟在顺时,惟在慎微。”几,细微的迹象。又《尚书易解》释此句为“惟 如是则近之矣”,时,是,指下文股肱三句;几,近,犹今言差不多。 ⑩元首:指天子。 (11)百工:百官,指百官之事。熙:兴盛,光大。 (12)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既跪,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而不至地,故称拜手,也叫“空首”。扬言:高声说。 (13)率:率领,带头儿。 (14)宪:法度。 (15)丛脞(cuò,错):细碎。 (16)往:往后,以后。钦:恭敬,这里指敬其职事。 (17)宗:尊奉,尊崇。 (18)神主:指帝王,意思说他能替天地神灵施行号令。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①。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②。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③,国号曰夏后,姓姒氏④。
①嗣:帝位继承人。 ②辟:同“避”。 ③南面:登临帝位之意。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帝王见群臣,面向南而坐,因用以指居帝王之位。朝天下:意思是接受天下人的朝拜。 ④姓姒氏:姓:在远古时代本为氏族(部落)的标记,它标明一个人所出生的氏族,与后世的姓不同。氏是姓的分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