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部分(第2/4 页)
还带人来货场捉人?
难怪老辈人都说,书生杀人不用刀,就家明这几下子,转眼就把老九、蚊子他们都送进班房了。
第二天一早,毛伢手下十几个伢子、二三十个混混,揣着现金奔赴各个乡镇。现在头子们被捉了,剩下的小混混还能翻得起浪?一块五一斤的收购价,运到县城就是两块五,这样的钱都不赚,还想着老大发红包?
等到中午时,冷清清的货场开始热闹起来。去各乡镇靠暴力收冬笋的混混们,开着龙马车、三轮摩托车,将一车车或多或少的冬笋运来,却惊讶地发现自家货场里没人。倒是‘生哥’的店前有人,还停着两辆后八****卡车。
“你不晓得?昨夜捉了几百人,全部都是在街上混的!”
“嗯,听说老九、蚊子他们都捉起来了!”
这话一听就是吹牛皮,可混混们能有多少钱?一听毛伢他们的解释,刚收笋回来的混混们,连忙往街上跑,稍一打听就面无人色。完了,老大被抓了,这些笋怎么办?一块五一斤收的,花得都是现票子,可去年市场里零售都才一块八!若不是老九、蚊子他们公开答应大家,承诺四块钱一斤敞开收购,他们也不会跑到乡下去收这玩意。
“收笋了,两块五毛钱一斤,过秤就给现票子!”
毛伢的粗嗓门嚷嚷着,两三个真正的农民毫不犹豫地卸货,钱到了手才是真的,那些开价四块的人都被捉了,还等着他们出来给钱?今年冬笋是当年,虽然今年秋季没落多少雨,山上的冬笋没有往年当年的多,但也比去年多得多。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去山上挖,一家人全部去挖,一日挖百把几十斤笋就是二三百块钱咧!
可混混们不同,他们舍不得按毛伢开出的两块五一斤卖,纷纷围上去说情。没了头子给他们撑腰,这些人对上小有名气而且手下极恶的毛伢,心里还是非常发虚的,何况人家店里七八个粗壮后生在忙碌。
“生哥,昨日都是四块,你不能让我们白辛苦一场撒?”
“生哥,帮帮忙,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兄弟,总不能太亏待我们了撒”。
昨天是昨天,今日是今日,稳坐钓鱼台的毛伢一点也不急。老九、蚊子他们跟隔壁的混混头子,达成了不得越界的协议,如今还能放着现成的钱不赚?
“各位兄弟莫吵莫吵,我实话实讲吧,这个价钱还是我看在兄弟义气上才给的。明日,明日早上,价钱降到两块三。去年市场里都只卖一块八,我们出到两块五一斤还低?老九答应的事,你们去寻老九,反正我毛伢只收两块三一斤!”
“生哥,你要是这么说,那我们可就卖到宜风去了!”
“随便,我可以告诉大家,宜丰的价钱是两块五一斤。你们要是不信的话,打电话过去问!”
隔壁县的价格还真是两块五,那边的经济更发达,混混们隐隐形成了帮派,而非象同古样一盘散沙。那边的几个大混混头子坐下来一谈,当然是老大吃肉、小弟喝汤,地位等级泾渭分明,反而价钱不如这边的高。
“想清楚来,卖的就到那边过秤,拿现票子!不想卖的就请便,莫挡得我们做生意。”
有人犹豫有人卖,等到吃完午饭时,大狗伢、军伢就开着装满了冬笋的卡车,带着毛伢去袁州火车站。现在的沪市冬笋一天一个价,早到的肯定就价更高,时间就是钱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六章 迟到的斗殴
冬日的阳光熙暖,今年是一个暖冬,从秋至后就没下过几场雨,更没下过一场雪。这样的天气日子好过,可对于需要雨水的冬笋来说,却不是什么好事。
经了十几天的热闹之后,货场里开始冷清下来。开始时一天能收一两万斤冬笋,可现在一天能收三四千斤就不错了,而且笋的个头越来越小,有些甚至连一两都没有,得安排专人将其挑出来。
可饶是如此,毛伢他们依然每日走路带风,脸上藏不住得笑逐颜开,要不是李家明在盯着他们,非得夜夜笙歌。直到洪伢他们被森林公安分局,确认没有参与任何木材走私后,被释放的那天晚上,李家明才让他们沾点酒。
紧接着是端伢他们三个被放出来,还来不及洗漱一番,三个臭哄哄的混混就来找毛伢要求看账本。现在生意不忙了,可货场里还是要人盯着,毛伢第一次张罗这么大的生意,自然也每天都在店里坐阵。
“毛伢,我想看账本,在哪?”
看账本?
正带手下挑选冬笋的毛伢本就手下二十多号人,个个都是十**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