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2/4 页)
”
叶文澜摇了摇头:“哪里是大表哥,说是宋家族里的那一个,大雪天在凉亭里读书的那一位。”他在床上打了个滚,脚往前一抻,两只盘在他腿上的黄猫儿被挤到炕桌下头,缩在里边喵喵叫着不肯出来。
“别个是见贤思齐,你这算是见勤而自省也倒是好事,再不用功,你比我的丫头还不如了。”这么一来倒提醒了叶文心,弟弟跟人家一个院里住着,总要送些东西去。
叶文心叫了石桂进来:“你把咱们做的粉圆子送些去,两边都别落下。”一面吩咐了一面戳了下
弟弟的额头:“益者三友,别个是友直友谅友多闻,到你这儿,勤奋才是最紧要的。”光是用功这一点,弟弟要是能学着一二分,也是好的。
宋勉在宋家眼里就是个穷亲戚,也就读书上头有些天份,也得看考不考得出来,冯嬷嬷就近照顾着叶文澜,也没拿这个堂少爷当一回事,可同一屋檐下,那便处得好些。
叶文澜这里有什么,宋勉那里多少也送些去,哪知道宋勉是个不肯受人惠的人,在宋家住得几日,还回学里去了。
叶文澜再聪颖,怎么识得这些人情世故,叶文心倒叹一声有志气,沉吟得会道:“那就送一碗圆子去,元宵不差这个,总你的心意。”
石桂盛了两碗粉圆子,搁进填漆食盒里,就说是叶文澜给的,住在一个院子里头,抬头不见低头见,又在一处读书,只当是结个善缘。
石桂接了食盒子,走到门边还叫玉絮喊住了:“你可知道话该怎么说?”
石桂笑盈盈:“是小少爷送了来给堂少爷的,请堂少爷尝尝扬州的手艺。”既是父母双亡,也就说不上什么团团圆圆的话了。
玉絮捏捏她的鼻子:“就你机灵,赶紧去罢,我们那儿也摆了席面,等你回来吃酒。”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早上上班的时候
在高架上看见一只被撞的白猫
还在动,还在叫,可是速度太快了
一瞥就开过去了
听说有人专门在高架上扔猫,这是什么样的变态!!!!
一天心情都好不起来了
谢谢营养液,爱你们么么么!
读者“阿布”;灌溉营养液+5
☆、第137章 动念(捉)
石桂拎了食盒往至乐斋去,门口的小厮果然说宋勉不在,每有节庆,他总怕麻烦了人,身边跟着他的,为着照应他不能回去过节,不如自个儿出去,好让书僮回家。
石桂回回节里过来都是如此,慢慢也琢磨出些味道来,提一提食盒道:“我给堂少爷搁在屋里,总归是表少爷的一点心意。”
石桂在至乐斋里算是面熟的丫头,往外院传递东西得知分寸还得年纪小,她最合适不过,是以回回都派了她来,推开屋门看见里头连炭火都没点起来,知道是跟着的小厮家去过节,这头看顾不上,把食盒子搁到桌上,点了炭盆,又烧上茶水。
连她这样有家的人,每到节里心里都不好受,更别说宋勉这样没家的了,想着今岁家里总能过个好年,石桂脸上露出些笑影来。
石桂手上添着炭,宋勉进来就瞧见炭盆里拱了火,炉子上煮了茶,心里还奇小书僮怎么回来了,往里一看却是熟人,见她先叹后笑,觉得有趣:“你怎么跑我这儿来了。”
石桂看见他赶紧行礼:“表少爷差给我送元宵来,这圆子是院里姐姐们现做的,扬州的口味送给堂少爷尝一尝。”有甜的咸的各三只,取个六六大顺的意思。
宋勉忽的问她:“你方才怎么又叹又笑,想什么了?”
石桂眨眨眼儿,她跟宋勉算是熟识了,宋勉替她送东西,她做了鞋子回礼,心里想头也没什么好瞒的,开口道:“我先是想家,跟着又想,我虽身在此处,可家里的年关好过了,这才又叹又笑。”
宋勉一听反宽慰起她来:“你爹娘记挂着你,总能赎你回家去的。”他口拙,一时也说不出旁的来,石桂冲他点点头:“是,借堂少爷的吉言了。”
眼儿一扫,看他手里拎着篮子,里头盖了一块蓝布,知道他又去烧纸了,母亲葬事没满一年,年十五这一天还得再烧一回纸。
他寄人篱下,旁的再不亏了他,这些总不记着,何况宋老太太宋老太爷都健在,他也不能穿重孝,石桂也不提起,点了点食盒:“堂少爷趁热罢,我得回去回话了。”
宋勉送她到门边,转身进屋,茶也煮好了,屋子也暖热了,坐到桌边,甜元宵的汤加了藕粉,咸元宵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