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3/4 页)
现在还要继续努力,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充分认识这个工作的艰巨性,努力把它做得更好。
为了使中国思想界能够更好地从外来思想中汲取有益的
484
464胡绳文集
养分,促进社会科学的进步,我们要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建立广泛的国际学术联系,开辟国际学术交流和对话的渠道,参与国际学术界为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开展的活动,既要有独立的分析批判的能力,又要善于同各个学派、各种学术团体合作,研究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些课题。我们常讲,在对外事务中要为保卫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而斗争,这并不是一句套话,而是我们将要长期实行的正确方针。中国社会科学界应当具有贯彻这个方针的远见和气魄,为世界的进步,为世界的社会科学事业做出我们的贡献。总而言之,西方思想的冲击对我们可能是有好处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对待。
我们既要很好地分析西方发展的历史,从中吸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又要善于批判和屏弃那些西方经验证明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也有损于我们事业的不好的东西。这大概就是从我们过去几十年中处理中西方文化关系的经验中得出的正确结论。
四
要很好地尊重和保护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
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其中有民主的精华,也有封建的糟粕。对封建的糟粕,当然要反对。封建主义在中国影响很深,要花很大力量去消除,包括消除与小生产和自然经济相联系着的保守观念、狭隘思想,与封建专制主义相联系的宗法观念、人身依附、长官崇拜,以及其他种
485
胡绳文集564
种落后思想。我不赞成采取搞运动的方式来反封建,因为现在说的反封建涉及文化思想问题。
封建时代的文化遗留下来,有些已渗透到人们的意识深层和行为方式之中,它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不是一个“运动”
所能恰当解决的。
如果用“文化大革命”时期“扫四旧”那种做法,只会有害无益。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文化教育的发展,来逐步消除传统文化的封建遗毒。
这里提出一个问题,中国长期的文化积累,到底对于我们是个累赘,还是一笔财富?
在世界上,唯独中国历史悠久,连续不断,虽然中间有过分裂,但是总能保持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很了不起的。到了近代西方进入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时期,中国本来也像亚洲、非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那样,有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危险,但中国没有变成殖民地。后来虽然变成半殖民地,终究没有被列强瓜分掉。现在史学界有种意见,认为变成半封建不是一个倒退,我赞成这个意见。当然,没有变成完全的资本主义是历史的遗憾,但是有了点资本主义才叫半封建,比起纯粹的封建主义,这是个进步。中华民族就这样生存了下来,最终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民主革命的问题。毛泽东说过,中华民族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等,中华民族是个有光荣革命传统和优秀文化遗产的民族。鲁迅是一位最能跟中国文化传统中劣根性的东西作斗争的战士,但是鲁迅也非常重视我们的文化遗产。他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
486
64胡绳文集
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话是很值得玩味的。
中国的文化传统的确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们当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但精华与糟粕常常混在一起,甚至是相互关联的。怎样去区分,在分析中批判地吸收,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关键是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建立在渊博知识基础上的洞察能力,这是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品质。我们有责任在自己的科研实践中,解决好继承民族文化遗产的问题。
我们民族文化的内容很丰富,范围很广,一些深层的东西我们研究得还很不够。但总的来说,我们对于一切有利于发扬民族自尊心,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鼓舞人民克服困难奋发前进,提高人民的文化道德水平,尊重其他民族并向他们学习的东西,都应该保护和很好地加以利用,使之发扬光大。如何利用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来为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