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1/4 页)
?”
柏舟掰着手指头给郭嘉算:“从八月初离开颍川,路上走了将近一个月,现在快十月,嗯,咱们来冀州到现在差不多有快三十天了。”
郭嘉听了沉吟片刻,摸着下巴对柏舟说:“今天最后一天去集市,回来以后收拾东西,咱们准备回家。”
“啊?”柏舟呆呼呼地张大嘴:“回家?这么快?您不在袁公这里呆着了?可公则先生和仲治先生那里怎么交代?”
郭嘉满不在乎地挥挥手:“不呆了不呆了,戏看够了,人也知道个差不多了。冀州底下的事也摸个七七八八,再留下就是耗时间了。”说完转过身,懒洋洋地在榻上躺倒,捏着书信边看笑着回复柏舟:“公则那里不用交代。最多今明两天,公则肯定会和仲治一块儿来府里。到时候再跟他们说也不迟。你今天出去的时候去文若那里一趟,就说我有事找他。”
柏舟眨眨眼,瞧先生一副柔和笑意的模样,不由浑身打了个抖,探着脑袋,小心翼翼地好奇道:“先生,咱们为啥这么早回去?”
郭嘉扬着手里的信,一脸高深莫测地瞧着柏舟。
柏舟被他看得发毛,马上就要忍不住掉头告退时,就听郭嘉以一种很轻缓很温柔地口吻?p》
盗司洌骸耙蛭�壬�P挠腥嘶岱干担�娉闪恕叭吮然苹ㄊ荨薄!?p》
柏舟不明所以地挠挠头,呆呆地站着思考了一会,想起自己还有其他事,就边往外走边疑惑:那是啥意思啊?先生啥时候说话这么文绉绉的了?主母到底在信里写了些啥,她催先生回去了?
屋里郭嘉却看着手中信纸,眼睛有点儿失神,也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等晚些的时候,荀彧来时看到的坐在案前等着自己,但表情一看就是副似睡非睡,恍惚走神模样的郭嘉。
荀彧在一旁轻咳一声才唤回不在状态的某人:“奉孝找我何事?”
郭嘉眨眨眼,指指一边坐席示意后直接开口问道:“文若对袁公看法如何?”
荀彧一愣,没直接回答而是先叹了口气,又轻轻地补充了句:“袁公待我如上宾。”
郭嘉了然。撑着下巴问荀彧:“那文若打算何时离开?”
荀彧抿着嘴沉思一下:“年后吧。这会儿眼看着就要入冬转寒,彤儿和她母亲自来冀州就身子不适,便是要走也要等明年开春天气转暖后再行程赶路。”
郭嘉点点头:“可曾想好去何处?”
荀彧伸出时候一个个排除:“西边长安董仲颖一手遮天,南边袁公路亦非良主,北边公孙瓒可御外敌,却难平内患。所以只能往东看看了。”
郭嘉眉一挑:“往东?曹孟德处还是孔文举处?亦或者徐州陶恭祖(陶谦)那里?”(作者注:时曹操在东郡,孔融相北海,都在冀州以东。)
荀彧揉着额角:“具体哪个要看过才知道。道听途说只能再出第二个袁公。”
郭嘉一笑,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拍拍手说:“你既然已经有打算,那我也就放心了。后天我离冀州,要来送行吗?”
荀彧诧异地抬头转看着郭嘉:“这么早?我还以为你会在冀州多待些时日。”
郭嘉沉吟了片刻,耸耸肩挑眉无所谓地回答说:“该知道不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再待下去我自己都嫌烦了。还是回家窝着舒坦。”
荀彧看着这模样的郭嘉,无奈莞尔:真不知道能受得了他这样性子的主公能有几个?袁绍这样涵养算是好的了,要是碰上有些暴脾气的,一个看不顺眼直接就给拉出去砍了。只是郭嘉脑子很清楚,就算胡闹他也有分寸的很,基本这位爷就是专门打擦边球的,回回踩到人家底线,但偏偏又能既不越界还颇让人恼火抓狂。
荀彧为郭嘉将来要效力的主公暗自同情了一把,再抬头看着郭嘉问道:“你要离开之事,公则仲治可曾知道?”
“还不曾。不过快了。我估摸着今天晚上或是明天这两人就该来我府上了。哎?对了,最近可有公达的消息?你来冀州后可曾与他通信?”
荀彧神色黯然地摇摇头:“最近一封也是几个月前在颍川时收到的。公达从跟随陛下迁都到长安以后书信就不再如往常一样准时。估计是京里那群人对随迁百官的行动盯的更紧,送信也难了。”
郭嘉攥攥拳,低头叹口气,眼见着窗外,不再言语。荀彧亦是面带忧色,不发一言。两人就在厅里彼此静默,各想心思,倒也默契着不互相打扰。等到快晚食的时候,荀彧告辞离开,郭嘉送人出门,到门口时对着荀彧低声说:“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