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通信卫星(第1/2 页)
1945 年,时间的指针悄然指向了一年中的中旬。阳光如金色的丝线般洒落在广袤无垠的大海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就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刻,张育清踏上了苏拉威岛北面那片神秘而迷人的土地——哥伦达若。
这里地处赤道附近,终年炎热潮湿,茂密的热带雨林宛如绿色的海洋,覆盖着大地。海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和咸涩的气息。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并非这片自然美景,而是在张育清的内海中拔地而起的一座宏伟建筑——南华国的首个火箭发射基地。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内海之畔,闪耀着科技与梦想的光芒。这座基地承载着南华国探索宇宙、迈向星辰大海的雄心壮志,也标志着该国在航空航天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自南华国确立了以产业链带动各大岛屿经济发展的方针以来,苏拉威岛群岛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航空航天产业链作为其发展的核心方向。这条产业链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成为了引领该地区经济腾飞的强大引擎。
与此同时,随着这一决策的实施,岛上其他产业则逐渐失去了国家重点扶持的地位,开始步入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代。它们必须依靠自身的实力和创新能力,在残酷的商业环境中谋求生存与发展。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激发着各行业从业者们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斗志。比如造船厂,早期的汽车从等
在遥远的南华国中,政府为了大力扶持苏拉威岛上蓬勃发展的航空航天工业链,做出了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他们在历史悠久、声誉卓着的南华皇家大学里精心拆分出了一个全新的机构——南华航空航天学院。这所专门致力于航空航天领域研究与教学的高等学府应运而生,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在学术领域冉冉升起。
该学院下设多个专业分院,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动力学院。这个学院汇聚了众多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专注于飞机发动机以及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工作。他们不断探索创新,力求突破技术瓶颈,推动着航空航天动力系统的快速进步。
此外,还有负责飞机外形设计和火箭动态布局设计的相关院系。在这里,设计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与才华,结合先进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和工程学知识,打造出造型优美且性能卓越的飞行器外观和内部结构。这些设计不仅要考虑美观性,更要注重飞行效率、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诸多关键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南华航空航天学院还配备了一系列世界一流的实验设施,尤其是那座规模宏大、功能齐全的风洞实验室。这座风洞能够模拟各种复杂的气流环境,为飞行器的设计和测试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数据支持。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在风洞中对模型进行试验,深入了解不同外形和布局在不同风速条件下的表现,从而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提高飞行器的整体性能。
今日,对于南华航空航天大学而言,注定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经过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不懈努力,该校终于圆满完成了首个国家级重要任务——成功研制出了全球首颗通信卫星!
这第一代通信卫星内部采用了数量众多的晶体管元件,然而由于其技术限制,导致该卫星的耗电量相对较大。据专家预估,它的预期使用寿命仅有短短三年时间。尽管如此,这颗卫星的诞生仍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首要解决的便是“从无到有”的关键问题。
一旦此次发射取得成功,南华国计划陆续发射大约十颗类似的通信卫星。这些卫星将肩负起为南华国的远洋舰队以及各类商用船只解决远海通信难题的重任,其信号覆盖范围将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广大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南华国首都的南华大学早已积极投身于集成电路的深入研究工作当中。校内的科研团队满怀信心与激情,正全力以赴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人们坚信,用不了太长时间,南华大学便能成功制造出国内第一块高性能芯片。届时,通信卫星也有望顺利迈入崭新的第二代发展阶段,为全球通信领域带来更为卓越的变革与突破。
“张总师啊,您可得放轻松点儿呀!虽说这次的卫星发射意义非凡,但对于咱们来说,它更多地只是用于验证咱们所掌握的那些先进技术罢了。”眼看着距离那激动人心的发射时刻越来越近,这位平日里总是镇定自若的总工——张育清也不禁感到有些紧张起来,他连忙开口安慰着身旁同样神情紧绷的众人。
“陛下,请您放心吧!此次发射可是咱们国家不惜耗费巨资、集结全国顶尖科技力量精心研制而成的火箭与卫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