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2/4 页)
诽谤天庭。尽管批评性的话语尚未出口,执法者仅凭自己的臆断,就可以给予严厉的制裁。
这一天条比“诽谤罪”更为严苛,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构成了它最根本的弊端。天庭里由此获罪者不计其数。
获“腹诽心谤罪”最有名的是“吸则勃海可枯,施则高原可没”的水神——冰夷了。他被太清上院终审判决押还“寒仙浒”服刑五万年。
冰夷是个怪蜀黍,五万年期满后,却对寒仙浒这个苦寒之地产生了极其深厚的感情,愣是又多呆了三万六千多年。
面对东王公开出的优厚条件,恢复他的水神地位,冰蜀黍没有答应。理由是寒仙浒有五千万个兄弟姐妹需要他的照顾……连东王公都不得不佩服冰夷的博爱和宽阔胸怀。
这一次,唐林昆出使寒仙浒,要打交道的就是这个冰夷蜀黍。
……
冰夷不愧当过水神的神,比一般人站得高望得远,而且极具创造力,他凭借一个发明创造盘活了整个寒仙浒。
冰夷在服刑了第二年,在火山口附近捡到了几粒透明的指甲盖大小的小珠子,放到普通人那,这些小珠子可能就挂到脖子上当装饰品了。
但冰夷显然不是普通人,他花了一百年或是二百年的时间……冰夷从水神岗位被搞下来后,本来对四季寒暑极为敏感的他转行高科技后,已经完全不知今夕是何年?
他使用了不下十万种方法,终于用天然苏打和海滩上一种砂子,烧出了透明珠子。
接下来,冰夷继续脑洞大开,用压扁的透明块,建造出了长宽不足两丈,寒仙浒第一座阳光玻璃房。
有了它,寒仙浒的一半土地能生产粮食了;
有了它,即使穿了单薄点,也不至于冻死;
最重要的是,有了它,寒仙浒的女人们二年一胎,开始又产仔了。
冰夷用他的实际行动说明了一个颠簸不破的硬道理,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
寒仙浒这个并不适宜生命繁衍的极寒之地。就这样在憋了一肚子气的冰夷的精心治理下,在冰夷被流放到寒仙浒后的一万年,这片冰冷的死寂之地出现了不可思议的繁荣景象。
冰夷的伟业并没有就此裹足不前,在解决了寒仙浒人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后,他开始积蓄向天庭叫板的力量。
这一年,他在寒仙浒挑选了八百名新生儿,从投靠他的人当中选了和他有相同经历的八百名“废物”,让他们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关系,开始了修炼。
整个寒仙浒的接下来的三万六千年,就像一架巨大的修炼机器,一切都是为了这八百人。这力量太可怕了,流水线一下生产出一百零八位大仙,二百多位中仙,四百多位小仙。
再经过这些仙的点化……仙人飘飘的景象在整个寒仙浒终于出现了。
冰夷不是一个容易膨胀和冲、动的“废物”。
天时地利与人和,三者齐全后他又等待了三万六千年。
在一个菊花盛开季节里,九月初九这一天,寒桥开放日,冰夷终于出手了。
十万神仙一举攻过寒桥,把大垒里的十万天兵天将统统俘虏。三天之内占领了天庭一块长宽各三千多里的土地。
冰夷在这批规模化、集约化、量产定型出来的神仙们的死谏下,就任了大寒之地的大造主之位。
在天庭的无原则退让和容忍下,稀里糊涂又过了五百年。
直到天庭和大寒新边界又不断出现摩擦,东王公才第一次来到寒仙浒,试图解决这件陈年旧事。
木公和冰夷的数次长谈,答应每个月奉一、四、七开放边界的十几个大垒,允许寒仙浒的普通民众拿他们的食盐交换天庭的生活日用品。
冰夷承诺不再骚扰天庭的边界,并且把那俘虏的十万天兵天将还给天庭方面。
……
再说唐林昆他们日夜赶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了十天左右的时间,赶到了和寒仙浒接壤的长青藤垒。
长青藤的最高军事长官,是天庭的十大名将之一的二郎神杨戬,他力大无穷,变幻莫测,擅长八九玄功(七十二变)。
吴承恩形容二郎神:
仪容清俊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
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
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
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唐林昆他们远远看了一眼二郎神,感觉又被老吴戏弄了一把,二郎神除了身材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