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2 页)
现实,怎么区别这么大呢?仔细一想,在网络上骂人,所谓“成本低、见效快,而且还不用负责任!”很多人在网上骂人,常常根本都没看对方说了什么,只是看个标题,就开骂了,毫无理性可言。而在公众论坛,在周六上午,能够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一大早起床赶车来听讲的听众,自然会花时间思考茅老所提出的问题,即便有不同的意见,那也是理性的批评,而非简单的谩骂和人身攻击。论坛的这种公共表达和公共交流本身,也会对参与者的理性提出要求:你要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你也要考虑自己的发言是否有理有据,因为你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在现场演讲结束进入提问环节时,常常有提问者一拿到话筒就放不下来,甚至会争夺那个话筒,把提问变成了自己的演讲。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恰恰说明,这些普通人,他们有多么强烈的公共表达的欲望,却又缺乏公共表达的空间,因此,他们把论坛的提问变成了自己的演讲。
市民们听的,是这样一些表面上与他们的生活不搭界的大问题,大叙事——《国富国穷——制度和中国的经济改革》(茅于轼),《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朱学勤),《消费社会的精神颓废与改革困境》(任剑涛),《回望1917——俄国十月革命90年》(金雁),《回归常识——关于现代化道路中的几个误区》(资中筠),《俄罗斯知识分子给人类的启示》(王康)……但是,就是在这样一道道的思想大餐中,在一次次聆听、提问与辩驳中,市民的人文素养、公民意识在潜移默化地滋长。
广州市民陆伯是南都时评的忠实读者,也是公众论坛的铁杆粉丝,几乎每期公众论坛都能在固定的位置看到这位70多岁的老人家(可见他来得多早)。陆伯不仅来听论坛,还经常送书送材料来报社,给我们这些编辑们,“这个材料非常重要,你们一定要看!”过段时间他还会打电话过来,“何编辑,上次送的书看完了吗?有什么心得交流一下?”
有这些听众和公民,我们这些公共论坛的操办者始终诚惶诚恐,时刻提醒自己必须做得更好,因为他们就是公众论坛继续前行的方向与动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