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页)
截止2007年末,我们从公开报道中只知道巴菲特投资过1只中国股票,那就是中石油H股。他不但仅仅买了1只中国股,而且在不长的时间内就把它全部清仓了,并且还因此少赚了128亿港币。
这件事情本身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巴菲特对中国股市实际上并不十分了解,对中国股票的了解超出了他的能力圈范围;或者说,他对中国股票不是十分感兴趣(关于这一点,他后来公开否认过)。
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他是否会因此受到伯克希尔公司董事会的质询,但这件事情至少说明巴菲特对中国概念股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他干脆不碰,准确地说是“浅尝辄止”。
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是,1994年至1998年间,美国股市在网络股、科技股的推动下不断走高,牛市达到了顶峰。面对股价飞涨的高科技股,巴菲特一股都没买,原因就是他不懂高科技股、网络股,没办法衡量它们未来的现金流量和内在价值。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1999年成为巴菲特股票投资历史上业绩最差的一年。不过俗话说得好:否极泰来。巴菲特由于不懂高科技股、网络股,固然少赚了不少钱,不过谁知道随后却因为网络股、科技股泡沫破灭,美国股市接连出现3年下跌,累计跌幅超过50%,巴菲特由于原来压根儿就没有买入这样的股票,投资业绩反而增长了10%。
在这里,我们来看一看巴菲特的能力圈范围究竟有多大?或者说,他是怎样在能力圈范围内来理解他所了熟悉的股票价值的。
以中石油为例,巴菲特知道,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也是如此)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是成品油,包括制造业利润和销售利润两大块。
但是他同样清楚,在我国,决定成品油价格的权力并不在中石油公司手里,而是在政府手里。确切地说,我国国内成品油的出厂价和零售价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的,企业能够决定的仅仅是批发价。而从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三者关系看,政府掌握的出厂价、零售价居于绝对主导地位。出厂价、零售价确定了,批发价的浮动余地来去就很小。
所以,他判断中石油的内在价值和业绩预期,就比较周全地考虑到了这一点。
一方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上扬的背景,已经多次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成品油涨价方案;另一方面,当时我国国内的消费者价格指数(英文缩写CPI)已经连续多月逐月上扬,政府不得不严格控制各项提价措施的出台。
当时的背景是:2007年7月,我国CPI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8月上涨,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上涨),2008年1月更是攀升了。而根据常识,CPI》3就属于通货膨胀,》5就属于严重通货膨胀。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已经宣布在2008年3月底以前,原则上不再出台新的提价政策。
这表明,虽然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在不断上涨,可是我国国内成品油价格由于是政府严格管制的,所以包括中石油在内的国内石油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得不受此重大影响。
事实上,中石油从2007年第二季度开始,经营业绩就出现了持续环比滑坡。像这样的超级大盘股,业绩成长性又不理想,相对于2006年每股收益不到元人民币计算,如果按25倍市盈率计算,A股股价应该在20元人民币以内。
巴菲特被誉为股神,不可能对中石油的这些基本面情况不了解,但是他又不能口无遮拦把这些理由和盘托出。所以,他唯一的办法就是2007年下半年全部抛空中石油、见好就收。从这一点来看,他的这种投资行为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实际上这正是他在能力圈范围内做得很好的一件事,让人看到了他理性投资的一面。
【投资心法】每位投资者都有自己的专长,利用专长了解投资对象的价值,是充分发挥能力圈的表现。每个人的能力圈范围有大有小,但只有在能力圈范围内投资才是理性投资。
经常用镜子照照自己
投资人真正需要具备的是对所选择的企业进行正确评估的能力,请特别注意“所选择”这个词。你并不需要成为一个通晓每一家或者许多家公司的专家,你只需要能够评估在你能力圈范围之内的几家公司就足够了。能力圈范围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范围。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认为,股票投资者必须首先了解自己有多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