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页)
了。”勾践大声喊了起来,之后,一把抱住夫人,抱头痛哭起来。
寒江,孤舟,悲声,清影。
此情此景,或许要用李清照的《武陵春》来形容了: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戴帽子工程
勾践夫妇来到吴国,晋见吴王夫差。
“东海贱臣勾践,诚蒙厚恩,得保须臾之命,不胜仰感俯愧。臣勾践叩头顿首。”勾践跪在夫差面前,声音有些发抖,不是害怕,是伤心。
夫差笑了笑,他喜欢这样的感觉。
“大王。”没有等夫差说话,有人说话了,夫差皱了皱眉头,不用看,他知道说话的只能是伍子胥。“鸟飞于天,我们还要拿箭去射他。如今到了院子里,这机会还要放过吗?勾践如果流窜到山里,想抓可就难了,如今自己送上门来,杀了他。”
勾践一听,浑身发毛,弄来弄去,这是吴国人的诡计啊?
“嗯,人家讲信用,说来就来了。如果我们不讲信用,今后怎么是世界上混啊?咱们不能跟晋国一样啊。”夫差瞥了伍子胥一眼,表示反对。
“是啊是啊,子胥不要只看到眼前,眼光要看远点啊。”伯嚭在一旁附和。
伯嚭不说话也就罢了,看见伯嚭说话,伍子胥气不打一处来,指着伯嚭的鼻子喝问:“伯嚭,你给我住口。想当年你可怜兮兮来到楚国,要不是我极力推荐,你能有今天?现在你只管贪污受贿,不顾国家利益,你就是吴国的费无极。”
伯嚭摇摇头,苦笑一下,没有说话。
“伍子胥,一码是一码,说那些有什么意思。越国人投降的时候,你不是说越国人不守信用,勾践肯定不会来吗?现在人家来了,你又要杀人家。不来是不讲信用,讲信用你又杀人家,这跟蛮夷有什么区别?啊,对了,明天上朝的时候,大家都把帽子戴上。”夫差站在了伯嚭这一边,说得伍子胥连声叹气,无话可说。
可是,戴帽子是怎么回事?
原来,吴国虽然从寿梦开始学习中原文化,但是主要还是军事和农耕方面。
后来伍子胥和孙武到吴国,也都是集中于军事目的。伍子胥修建阖闾城,算是一大进步。但是,中原国家的礼仪制度、官职等等始终没有被引进。
夫差对伍子胥不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认为伍子胥在吴国就是为了报私仇,对吴国国内发展的贡献不大。
而伯嚭与伍子胥出身不同,家族来自晋国,而且爷爷伯州犁是楚国太宰,在礼仪制度方面是楚国的权威。因此,伯嚭对中原礼仪不仅了解更多,也重视更多。夫差还在做太子的时候,两人就经常谈论中原的礼仪制度。
到夫差继位,一门心思都在向越国报仇。现在征服了越国,夫差决心开始礼仪制度改革。而第一项,就是戴上帽子。
这个时候夫差提醒大家戴帽子,除了戴帽子本身之外,还有三层意思。第一,伯嚭是改革开放的设计师,今后大家听他的,而不是听伍子胥的;第二,咱们现在是文明人了,文明人要讲信用;第三,越国人是蛮子,要让蛮子看到他们跟文明人的区别。
对于这项举措,简称为“戴帽子工程”。
——养马
勾践在吴王夫差这里得到了一份新工作:养马。
居住条件不是太好;一间小屋,石头砌成的。
家私也不是太好,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地上铺着草,就这么睡。
简单说,现在勾践的待遇是劳改犯的待遇。
每天勾践夫妇和范蠡干的活就是养马,给马喂草喂水,收拾马厩,而且,随时有人看管。至于吃的,都是宫里的剩饭剩菜。
“唉,早知道,还不如当个农民伯伯,至少还有自由,还能自己弄几顿饭吃。”勾践常常在半夜对着星星暗自感慨,屋顶有几个大窟窿,可以看见星星。
三个人住在一个小石屋里,勉强能够躺下,连给勾践做爱的空间都不够。当然,此情此景,也没有心情做爱了。
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转眼,三个月过去。对于勾践来说,这三个月比三十年还要漫长。
吴王夫差召见越国人,于是越国三人组来见。勾践夫妇跪在夫差的面前,不敢抬头,范蠡则站在他们的身后。
“范蠡,我听说好女人不嫁到破败的家庭,好男人不去灭绝的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