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4/4 页)
“回去,我们不打。”范蠡拒绝。
一天之内,吴国使者来了五次,要求决战。范蠡毫不动摇,拒绝了五次。
“范先生,打吧,难道还怕他们?”勾践有点沉不住气了,他想决战了。
“大王,出兵之前咱们不是商量好了吗?只围不打。怎么到了战场上就变卦呢?得到了时机就不能怠慢,时机一失就不会再来。上天赐予而不接受,灾难反而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进退变化之中如果拿不准主意,一定会后悔的。”范蠡还是很坚决,《国语》原话是这样的: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时不再来,这个成语出于这里。
天予不取,反受其害。这句名言,同样来自这里。
“好吧。”勾践同意范蠡的看法。
范蠡的策略是非常有道理的,从当时的情况看,吴军尽管连败,但是战斗力还在,此时背城一战,一定死拼,越军未必就能取得胜利。再则,吴国比越国大,越军拿下阖闾城,很难避免当年吴军在郢都所作的事情,反而会激起吴国人的愤慨,逼迫吴国人团结起来驱逐越国侵略者。
所以,范蠡一面包围阖闾城,用时间来消磨吴军的士气;另一边,阖闾城以外的地区,赈济吴国百姓,来感化他们,用时间来同化他们。
以时间换空间,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范蠡不担心吴国人向其他国家求救?
当时天下有能力救吴国的其实只有三个国家,楚国秦国和晋国,楚国和秦国都是吴国的敌人,自然不会救他们。那么,晋国呢?
吴王夫差知道,这样被包围下去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因为越国人耗得起,自己耗不起。
到了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求援了,求谁?算来算去也只有晋国,其余的大国楚秦齐都是仇人。
于是,吴国特使前往晋国求救。
“哎呦,盟主有难,八方支援啊。”赵简子当场表态,可是,随后说了:“可是,实在不好意思,你看,我们国君刚刚去世,国家还在丧期,不能打仗啊。”
一个可是,葬送了吴国的希望。
其实,就算晋定公没死,晋国人也不会来救吴国的。
“那什么,这样吧,为了表达我们对盟主的敬意和我们不能救盟主愧意,我把饮食标准再降低一档。”赵简子假模假样很惭愧的样子,因为国君死了,饮食标准已经降低了。
“元帅,您这样惩罚自己,让吴王知道了,一定很感动啊。”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