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页)
他心里有数。
七月,该来的终于来了。
中行家和范家联军攻打赵家,赵家早有防范,在两家攻打之前已经撤出新绛,逃往晋阳。实际上,赵家的家底大部分早就搬到了晋阳。
“跑?没那么容易。”中行寅和范吉射率领着两家的部队,包围了晋阳。两个人想得很好,灭了赵家,分掉赵家的地盘。
可是,晋阳没有那容易拿下,晋阳城的坚固的程度比新绛要强得多,中行家和范家虽然人多势众,也拿不下晋阳。
这样,三家在晋阳僵持。
这时候,要想想公卢的那个故事了:泡别人的妞时候,自己的老婆也许正在被别人泡。
——六卿会战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个成语的出处在后面将会交待,不过在这里先借用一下。
中行寅和范吉射在晋阳攻打赵简子,后方,有人有想法了,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不是一家人,而是三家人。
韩须这个时候已经去世,儿子韩不信(韩简子)接掌韩家,韩不信跟中行寅有仇;魏家依然是魏侈(魏襄子),他跟范吉射也是仇人。这两家是仇人也就罢了,智砾跟中行家和范家也不对眼。智家和中行家也是同宗,可是同宗算个屁,赵简子和邯郸午还是同宗呢。智砾和梁婴父是好朋友,一直在想着帮梁婴父弄个卿当当,早就盘算整垮一家,腾个位置出来。整谁家呢?左看右看,就觉得中行家最可恶。
外部有仇人也就罢了,最可怕的是,内部也有内奸。
范皋夷是范家的人,可是不是嫡出,总是受气,于是范皋夷平时就跟另外几大家族走得近,一向就想着要靠外部力量把范家夺过来。
这些人找了个时间聚在一起开了个会,一致同意驱逐中行家和范家。于是,智砾去找晋定公,首先说了一通中行家和范家贪污受贿买官卖官的罪行,最后说了:“现在晋国内乱,三家在那里打仗,这三家,谁也没有经过主公您同意就出兵了。按照晋国的法律,首先发起祸乱的都有罪,可是现在仅仅驱逐了赵家,太不公平,中行家和范家也要驱逐。”
“好好好好。”晋定公现在根本没有实力跟卿们讨价还价,谁说什么就是什么,就算这时候中行寅来说驱逐智家,晋定公也是这样回答。
有了晋定公的话,十一月初,智家、韩家和魏家三家出兵,攻打范家和中行家。
这下新绛热闹了,除了被赶走的赵家,另外五家都干上了。
要说,中行家和范家实力确实雄厚,尽管大部队在晋阳,家里的小部队竟然也战斗力不减,两家互为犄角,三家联军竟然不得其门而入。
中行寅和范吉射得到后院起火的消息之后,立即撤军。
现在,赵家没事了,可以看热闹了。
中行寅和范吉射回到新绛,另外三家都有点发毛,实力对比来看,那两家比这三家还要强。怎么办?三家现在加强防守,专攻为守了。与此同时,赶紧联络赵家,回来四家战两家。
“好好好。”赵简子这么答应,实际上屁股根本没动窝,等着看热闹。
中行寅和范吉射很恼怒,两人在一起商量怎样收拾这个局面。
按照正常思维,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是争取晋定公的支持,然后瞄准一家先行歼灭,再各个击破其余各家。这样做的操作性很强,因为晋定公现在只会说“好好好好”,而智韩魏三家之间也并不团结。
可是,中行寅和范吉射的思维是不正常的,两人从小就骄横跋扈,目中无人。两人算了算,就觉得智韩魏三家虽然可恶,可是毕竟这里还有他们的利害关系,倒是晋定公吃饱了撑的也跟他们混,实在是让人气愤。
“不行,攻打老晋,废了他再说。”这两位商量的结果就是这样,手下有人劝,劝也没用。
就这样,中行家和范家联手攻打晋定公。
听到这个消息,另外三家笑得前仰后合。往天堂的路有一百条,可是这两位偏偏挑上了唯一一条下地狱的路。
三家立即联手去救晋定公,首都人民听说中行家和范家竟然攻打国君,纷纷前来支持三家联军,送水的送饭的就不说了,还有好多人扛着锄头举着火把去攻打中行家和范家。
激起公愤了。
任何时候,激起公愤都是要命的。
中行家和范家战败了,十一月十八日,两大家族仓皇出逃,逃到了朝歌(今河南淇县),这里是中行家的地盘。
——明争暗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