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1/4 页)
“吴濛,朕想知道‘暗’的首脑是什么人。”
“是,圣上,臣会去查。”
“要多久?”
“现在还不知道,‘暗’十分隐蔽。”
这个回答让弘光帝皱起了眉头,但并不是对下面那叫吴濛的人。
“……叫别人去,你继续追查萧门。”
“微臣遵命。”
“吴濛此次临海之行,有没有出现什么状况?”
“在临海,一切正常。但在途径渌州时,他去了一趟冯家庄。那天,庄上有一户人家的女儿举行及笈礼,后来,那位姑娘成了萧泽的义妹。”
靠在软垫上的姿态没有变化,绷紧的只是弘光帝搭在扶手上的胳膊。
“——跟吴濛有什么关系?”
“弘光二年秋至弘光三年夏,吴濛为探查渌州情况,曾以私塾先生之名隐没在冯家庄,与刚才臣所说的那户人家比较亲近。只是普通的乡人,祖籍与多年来的行踪都毫无异常,但他们有个容貌堪称绝色的女儿冯绿岫。而在那大半年内,吴鸿用的是他的本名——白鸿希。”
良久,弘光帝的声音带着比外面的冬夜更深的寒意传来。
“……怎么?”
“首先,冯绿岫不是冯家庄上那户人家的女儿,这一点,臣可以确定;其次,看她的长相,臣贸然猜测,她可能是南安王的女儿。十五,不,现在算来应是十六年前,先帝以‘谋逆’、‘叛国’罪满门抄斩的南安王,当时育有两子一女,那两个儿子正是臣亲手杀死的,而南安王续弦娶进的王妃则死于吴鸿之手,她的女儿当时一岁。冯绿岫今年满十七,与南安王妃长得十分相像。”
“……南安王?”
弘光帝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傲岸的身影,他记得,那是令父皇每日每夜都如坐针毡的人。他的身份,他的能力,他的功绩,都让父皇时时惶恐这坚硬的宝座会突然变成流沙覆顶。
“是谁在十六年前救了那个绿岫?”
“不知道。但应该不会是南安王的部属,先帝杀尽王府的计划,是不可能泄露出去的。”
“那么,吴鸿,有可能是南安王的旧臣么?”
“不可能。”
吴濛平淡地回答,语气完全没有波动,仿佛只是在报一串无意义的数字。
“南安王已成为过去,留下一个女儿根本不能成事。而吴鸿七岁为先帝的密卫营相中,其后至今,他的所有动向全部可掌握,臣查过,没有异常。”
“冯绿岫,不就是个异常吗?”
“目前来看,仍在可控制范围内。”
“那她成为萧泽的义妹,又是怎么回事?”
“微臣目前还查不到多少有用的讯息,无从猜测。但冯绿岫本人,应该是与此事无关的。至于萧泽与吴鸿,一个是陛下的障碍,一个是陛下最锋利的刀刃,两者的关系就是这样。”
平缓无波的声音从台阶下传来,就像那抹身影般的淡灰色,等不及落地便消融在空气里。
“你是说,萧泽与吴鸿,毫无关系?”
“是。”
弘光帝盯住眼前影子般的淡灰色身影,吴濛的评价向来是非常中允的,就事论事。但是这依然不能让他放心,否则他就不会安排密卫间的监视了。
如今,此事证明他的顾虑是对的。即使那个冯绿岫真的并不重要,但重要的是密卫对他而言的意义。
压制着怒火,弘光帝半强迫地冷静下来。
他必须冷静,这样才好实施他那完美的计划。虽然还没有达到控制江湖和拿到苏家巨额财富的目的,但这究竟不是主要的,只是前奏而已,只是要让那些夺去了本属于皇帝权力的世家望族有所动作。
必然有对抗的,也必然有表现出归顺姿态以求成为皇帝心腹的,总之,他都要利用。他要让身为皇帝的自己完完全全地得到权力,这对昭国来说,当然是最好的,再不会大权旁落而引起奸臣当道,再不会为了内斗而贻误军情。
“去叫吴鸿。”
“是。”
吴濛如灰尘般消失,没一会儿的功夫,又如灰尘般飘进来。
“陛下,已经传了吴鸿,微臣是否该退了?”
“……不,朕有任务交给你。”
“是。”
御书房内便再没有了声音,吴濛站到一边,淡灰色的身影没在灯火后面,淡得恍如不存在。弘光帝抚弄着拇指上套着的翠玉扳指,眸光闪烁。大约小半盏茶的功夫,吴鸿闪身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