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4/4 页)
术,珠宝鉴定技术。这些对于我这个“文科生”无疑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其实看过我作品的读者都知道,我所擅长的是:感性的判断、文字谜题的破解、灵异事物的破解和不可能犯罪。而这些恰恰又是《罪恶天使》中少之又少的东西。从此看来,这的确是一场文科与理科的对决。
侦探和文理分科又有什么关系?其中的区别不在于推理的方式,而在于出发点的不同。理科生对于推理总怀有一种理性的分析,其更擅长于严密地逻辑推演,依靠线索和证据一步步将凶手逼向死角,直到用铁证与分析攻破罪犯的心理防线取得最后的胜利。这属于一种自上而下的顺势推理,只要有相应的证据与线索便无往而不利。至于文科生,他们对于推理总是带着一种感性的认知,利用细致地观察和大胆的推测,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排除掉一个个不可能,最终得到一个最符合常理与人性的解释,让凶手的完美犯罪也变得哑口无言。这属于一种自下而上的逆向思维,先锁定目标再搜集证据。总的来说,“理性推理”就是“证明题”,用已知的那些被叫做“线索”的数据和被叫做“证据”的公式,来证明凶手的犯罪事实。“感性推理”就是“作文题”,只要始终围绕着主题进行扩展与思考,最终就能写出一篇最符合行凶经过的“文章”。至于两者究竟孰胜孰劣,也就仁者见人了。
不过我之所以喜欢《罪恶天使》这个我并不擅长的系列推理小说,还是因为本书主角的原因。其实《罪恶天使》的迷人之处不仅仅在于推理本身,黎希颖与秦思伟的言情成分,黎希颖007一样的杀手形象、小说中描述生活中的那些细节都很具人情味。正因为我这种“感性的认知”,使我感到最受不了的侦探类型就是像杰克&;#8226;福翠尔在《思考机器》中的凡杜森教授那样的人,真的很难想象如果不是那些谜题确实很诱人,究竟会有几个人去看这个自大到有些令人讨厌的老头子。还好福尔摩斯有华生和莫利亚提,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