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3/4 页)
以搞定,二品大员又需要多少,都门清的很此时毕大人提出要鸦片?没问题,原本就准备按照五十万两银子打发他,现在折合成鸦片好了么,洋商们直接就决定甩出两百五十箱。
至于这两百五十箱怎么分配?英国人出多少、荷兰人出多少、法国人出多少,大家还特意举行了一次投票民选。于是很快第二天就拿出了两百五十三箱的鸦片交给了十三行。
可毕大人觉得不够,很显然,两百五十箱太少了么,去年广州一地的鸦片输入量起码在六千箱以上,现在拿个两百五十箱打发我,让我怎么跟皇上交代?
于是乎十三行变成了中间的传声器,来来回回的折腾讨价还价,最终定在了四百箱上,洋商表示不能再涨了,另外又折现了部分好处给毕大人,表示差不多就可以了吧。
毕大人也不是真傻,话说禁烟禁烟,真的能禁干净吗?洋人走私靠的还不是水师们的护卫?他若是真心禁烟,只应该拿水师开刀,则洋人走私的船势必一艘都过不了关卡。问题是他一届汉官拿什么身份地位和水师叫板?
之所以让洋人交鸦片出来也就是图个名声,向远在北京的乾隆皇帝表示:您看,我连洋人都直接搜查了,能做的也都做了。
然而远在北京的乾隆皇帝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此时的北京城就有人在毕大人背后捅起了刀子,向乾隆皇帝参毕沅政法过苛,扰民。提出来他光惩治吸鸦片者,对贩卖者却不做惩治,实在是有悖lun理。就比方哪有对被害的人一再声讨,却不追究害人者的?这其中恐怕实有隐晦。
话说的很含蓄,但意思却很明确,就是在说毕大人之所以不严惩贩卖者的原因那是拿人手短了啊。
乾隆皇帝想起了毕沅过去的旧历,于是乎也感到很有可能,毕沅虽然是个能臣,但也不是多清廉的家伙,面对洋商的贿赂他能把守的住吗?很快乾隆便批复毕沅,责令他办事不力,停职返京待罪。
女皇九年十月,乾隆皇帝委任镶黄旗满洲都统、管理藩院事阿桂前往广州主持禁烟事务。此番乾隆直接动用了满洲重臣,可见对鸦片十分重视。
章佳*阿桂,三朝重臣,曾定伊犁、讨缅甸、平定大小金川,战功赫赫。同时对内修水利、反贪污也屡有显绩,是满洲人中以文起家、科考入仕、能文能武的典范。
此行广州,他深知乾隆最担心的问题并不是鸦片导致的银荒,而是深层次的统治基础问题。话说虽然鸦片源源不断的从海外流入,但毕竟是走私的毒品,其走私成本是很高的,一箱鸦片一百公斤价格是两千两白银,也就是说一克鸦片怎么也要二钱银子,这可不是普通人能消费的起的。凡是抽鸦片者多以中等以上的富户为多,而满人和部队拿银俸的八旗兵、绿营兵更是占大多数。
两广总督毕大人那是不好明说,折子里报上来的也只说了绿营兵(各省地方汉军)中有人抽鸦片,实际上即使在京城,八旗兵中有烟瘾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鸦片必须得禁,否则大清帝国将迟早有天无兵可用啊。
阿桂揣摩清楚了上意,来到广州后便行雷霆手段,立刻拿下了协助走私的水师总兵,并照会洋人夷馆,要求其交出走私犯,并“听凭大清律法处置”。
如此一来,洋人夷馆中的洋商们炸开了锅,他们哪个没沾过鸦片贸易?难道说花费了上百两银子送走了清帝国总督,如今又来了个拿着刀要砍他们头的清帝国都统吗?
他们,大英帝国东印度公司的行商,在亚洲地区除了清帝国外哪儿不都是通行无忌的,如今竟然要听凭大清律法处置?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事
如履薄冰 第三十一章 禁烟(下)
收费章节(12点)
第三十一章 禁烟(下)
阿桂大人一到广州就要拿洋人开刀,惊起了洋行喧嚣一片,很快,洋人夷馆就推出了英国驻清商务总督查理*贝瑞德。
英国驻清商务总督是英王委任的,专责为英商与清廷商讨通商和开放港口等贸易事宜的官员,办公地点在澳门。此时的澳门还是葡萄牙的租界,性质上近似于个自由港,很是令大英帝国眼馋。
前面说的马嘎尔尼的使团提出的租界岛屿要求也是因为有澳门的先例,在英国人看来,已经落伍的海上强国葡萄牙都能有澳门做租界,没道理我们大英帝国没有啊。
查理勋爵得到洋人馆的消息,立刻要求所有的英船都开到广州沿岸,挂上英国国旗,施以压力。并亲自从澳门颠颠的奔到广州准备协调此事。
他到达洋人夷馆后,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