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页)
一个月的假;马不停蹄的回京找老婆。左挑右挑;挑中了时任工部员外郎李寄群的女儿李菱娘。按理说这斐尚当时虽未封侯;可却是个正二品的忠武将军;虽然年龄大了点可怎么说也算是个炙手可热的青年新贵,这挑媳妇横挑竖挑也不可能挑中李芳娘这个从六品官员家的嫡女!可有句话说事为;李氏当年就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最终打败了诸多敌手,稳坐了正二品忠武将军的夫之位;之后又晋升定国侯夫!
李氏入门之后,第一年就给斐大将军添了个儿子,第二年斐大将军回京省亲的时候又怀上了老二,然后隔了两年又生了大闺女,最后长女两岁时斐大将军回京省亲与一帮旧友喝的酩酊大醉时又怀上了这个小闺女!
李氏一直认为这孩子不聪明的原因,可能与斐尚那场酩酊大醉有关!她这猜测若是让张欢娘听见肯定会对她举大拇指,赞声“古德”!总之斐氏生为斐家的幼女,家中可谓享尽了荣宠,爹疼娘爱,上有兄长罩下有姐姐帮,生活可谓是攀到了幸福的顶峰!
若要问李氏现最后悔的事是什么,那就是她当年不应该经常带着斐氏回娘家省亲!
李家乃是书香世家,不说家中老幼就是仆众也偶尔会吟上几句酸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李家那是至理名言!当年李氏未出阁前就看不惯家里这股子酸腐之气,所以想尽办法不嫁秀才嫁了个武夫,不过因相公常年外,她同级的贵妇圈子里又没什么交际,整日无聊之下只有带着女儿回娘家消磨时光。
这李家诸对她嫁了个武夫本就暗中多有嘲笑,连带着李家的小孩对斐氏也颇有些看不顺眼,常常嘲笑她取乐!后来李氏发现女儿被暗中欺负时,斐氏小小的心灵里已经深深的种下了对武夫的厌恶,和对读书的向往!
女儿大概就那个时候长歪的吧!李氏舀着帕子抹了抹眼角,这孩子自懂事以后外就嚷着要请先生来学读书,学弹琴、学诗画,自己因为溺爱就全照着她的要求办了,现看来那不是宠她,而是害了她!
总之将门之后的斐氏长歪了,整天吟诗作对,抚琴弄雅,没事最爱无病□!李氏教长女管家,她旁边掩鼻嘲笑,李氏想要教她管家,她就甩袖而去!最后生生长成了如今这般猪脑袋!
当年斐氏临近婚嫁之龄,李氏与斐大将军可是左挑右选都没能挑到合适的家,门楣高的怕女儿没什么心计被欺负,门楣低的又怕女儿不通俗务过不了日子,最后斐尚一眼挑中了无父无母又前途无量的朱阔,想着这小夫妻成了家女儿就能自己当家作主,上不用待奉公婆,下不用周旋妯娌,关起门来就可以清清静静的过自己的小日子,这等青年才俊要是放京里可是炙手可热的争夺对象!所以李氏看了斐尚的来信,立刻打包行李嫁妆,带着女儿就赶了过去,然后不顾斐氏的哭闹强行的把她给嫁了!
想到这里,李氏再次后悔!她算来算去把什么都算到了,就没有算到自己女儿心里早就有了,没有算到小女儿的胆子能有这么大!敢明晃晃的往家头上带……!李氏想到这自觉不能再想下去了,再想下去她就忍不住的想把斐氏掐死再塞回自己肚子里去!
且不提李氏的诸多后悔,也不说斐氏回府后如何布置,单说叶小八等离了侯府后京城的一家客栈落了脚,朱三叔等准备明天与右护将军冯猛汇合后再往北去。
安顿好后朱三叔特意把张家夫妇并三个孩子都叫到了自己屋里来,想问问他们接下来的打算。
叶小八早就跟宁氏商量好了,这京城不能待,干脆京机四府里随便找个地方租个院子等颜惜墨回来。朱三叔无奈的叹了口气,起身向张家夫妇行了个大礼:“这三个孩子就麻烦大侄子和侄媳妇了!”张大郎急忙将朱三叔拦住,“三叔哪里的话,夫妇受小八她娘的托付,定会将三个孩子照顾好的!”
叶小八对斐氏曾经一闪而过的杀意一直耿耿于怀,听得这护送朱三叔等回去的又是那冯猛,心里不由的犯起了嘀咕。
“三叔公,为什么不让正哥儿上族谱啊?”叶小八等朱三叔和张氏夫妇的正事说完开始打岔。
朱三叔听她这么问笑着回道:“这事得问问娘才能做决定,毕竟娘才是族谱上的正妻!”
“可看那斐氏对正哥儿上族谱的事很是意!”意到要不让上,就要灭口的地步了!叶小八默默的将后半段话咽肚子里。
“正哥儿一日不上族谱,他就一日不能有大名,最重要的是,咱们大周对出身和宗族看的很重,一个要是得不到宗族的认可,无疑于没有了出路和前程!正哥儿要是不能入朱氏的族谱,那么即便他日后是护国公的亲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