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借粮(第2/3 页)
“偷税漏税,抓起来。”齐大郎冷酷地下令道。
突然就变成商业罪犯的商人们:???
眼见大营内的军士们向他们靠近,有人终于按捺不住,大喊道:“我不要奴隶了!放我回去!”
“都给你们!我要回家呜呜呜呜呜!”中原人太可怕了!说又说不过,打也打不过!
“这就对了,”齐大郎保持着完美的笑容,“大夏欢迎各位来做生意,只是下次来,记得缴纳关税。”
他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却成为了奴隶商人们挥之不去的噩梦。
齐二郎偷笑了不知道多久,肚子都憋痛了,最后才忍着笑意夸了一句:“魏郎料事如神!”
就是这心眼子,未免太黑了点。
魁梧将军看着哭爹喊娘的商人们,摸了摸自己的啤酒肚,深觉长安来的文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自己以后还是对军中的文人们态度好点。他想到。
众人在这边偷乐,那边的奴隶们听说自己不用跟着奴隶商人回去了,也是一副欢天喜地的模样。
大军打完仗后,会将幸存的民夫们都遣送回原籍,但这些奴隶们如果不回去,又该如何处置呢?
没有谁会愿意白养活一群人。
“将他们送到鸣沙县去,”齐大郎指了指手舞足蹈的奴隶们,“鸣沙县会安排好他们。”
……
魏琳正在粮仓内数着剩余的陈粮,计算着鸣沙县还能接纳多少人口。
“要没粮了啊……”她长叹一声。
长安贵人们从手指缝隙间漏出一点点,就够鸣沙县上下整整吃了半年,但随着持续不断地给施工队提供口粮,再富足的粮仓也不够他们挥霍的。
“小县令,你就不该提供给他们口粮。”刘大郎站在她身边,不赞同道。
在他看来,想要修路,只要征召劳役就可以了,小县令还是太过心善了。
大夏各个州县,每年都会征召劳役,而服劳役的庶民们要自带干粮衣物,还要自费前往劳役地点,有许多人没有钱服劳役,纷纷躲进深山老林,或者投身于世家大族,成为大夏难以解决的隐户问题。
老县令在任上时,倒是没怎么征召过劳役,毕竟如果劳役过重,逼死太多人,他的履历上也不会太好看。
老县令就像修习黄老之道的文人,主打的就是一个“无为而治”,不求一飞升天,只求无功无过。
正巧此时,城门口呼呼啦啦来了一群人,守门的衙役连忙跑来找她。
“小县令!门外好多异族人,说是大军让他们来的!”衙役们好奇地看着她。
魏琳听见这话,愁得揪自己头发:“这可咋办……”
她给大军去信的时候,还没想到自己还要养一支施工队,以鸣沙县现在的情况,快养不起这些人了啊!
刘大郎向王婉抱怨道:“王娘子,你也不说说她。”
小县令年纪这么小,他自觉将自己当成了长辈。
“魏县令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王婉已经变成了魏琳坚定的拥护者。
刘大郎:“……”所以我才是外人是吗?
魏琳没心情听他俩说什么,揪了会儿自己的头发,又站起来拍拍手道:“走,去借粮!”
再这样下去,鸣沙县撑不到今年葡萄成熟,就要先一步破产了。
刘大郎惊讶地问道:“去、去哪儿借粮?”
“敦煌郡。”魏琳走出粮仓,望着漫天风沙说道。
敦煌郡的刺史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也是被先皇遗忘的一员,不知道在这个刺史的位置上坐了多久,佝偻着身躯,好似下一秒就要断气。
魏琳从鸣沙县一路走到敦煌郡,眼见着路边的人流越来越多,穿的衣服也越来越精美。
像敦煌郡的人们所穿的绢布,鸣沙县的庶民们是穿不起的。
“下官拜见俞刺史。”魏琳向上首的老翁拱手道。
俞刺史眼睛不大好了,好在耳朵还灵醒,听见她的话,慢慢转过身来,瞪大着眼睛望着她:“鸣沙县的县令?”
新科状元郎的名声,他也是听说过的。
“你又乱跑了。”他说的是魏琳不好好待在自己的任职地,跟着大军一路跑到西突厥王庭,现下好不容易回到了鸣沙县,不知道为什么又跑到了他这里来。
俞刺史半辈子都待在敦煌郡内,很少外出。
魏琳挠了挠头,笑道:“不是乱跑,下官是来……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