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高兴地说:“聂凤智聂凤智,就是有智慧!”
据说,后来,聂凤智见着他做了更正,说:“这‘活络撑脚桥’是战士们发明的,我只是参与了而已。”
(4)
聂凤智是员猛将,但是他打仗却有着极高的智慧。
1944年8月29日,他带着13团攻打马连庄。1营从西南角攻,他指挥3营从东南角打,战斗进行得很激烈。正在敌我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忽然前方碉堡内敌机枪哑了,还传来枪栓来回拉动的咔咔响声,他立刻判断说:“敌人机枪出了故障。”
于是,他抓住这个机会大喊一声:“上!”
他一喊,爆破组、突击组接连冲了上去,冲入敌碉堡内一看,敌人的机枪果然拆卸开了。
战后,聂凤智命人把机枪零件全部收集起来,战后组装起来,13团又多了挺九二式重机枪。
(5)
13团在聂团长的带领下,在胶东抗日前线屡战屡胜,越战越勇,成为具有强大战斗力的老虎团。凡在13团的,不论是战斗部队的战士,还是搞后勤的人员,没有怕死的。谁怕死,在这里一天也蹲不下去。他东奔西杀,南征北战,英勇顽强,战斗力随时都是旺盛的,被老百姓称为“神兵”,而装备也越来越好,名声越来越大。
敌人一听说13团来了,就绕道避开。结果,胶东一些游击队遇到紧急情况,有时为了威慑敌人,也常借用13团这个番号。
13团打了胜仗,根据地的老百姓又是杀猪又是宰羊,打着锣鼓赶来慰劳。他们一听说13团来了,哪怕是深更半夜,也起来为部队烧水、弄铺草。谁知有时消息并不准,许多人常常是白忙乎了一通。
人民群众打心眼里热爱敬佩聂团长和打遍胶东无敌手的13团官兵。而13团官兵也沾沾自喜,问他们是哪个部队的,他们把三八大盖枪拍得当当响回答人家:“13团的!”团长让他们抓紧时间苦练三大技术,他们说用不着,照样可以打胜仗。这常常使得政委抱怨工作量大增。
为什么呢?
因为他得和团长一起为这克服“骄傲自满”想辙儿。
(6)
1945年5月,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要调聂凤智去中海军分区当司令员。团长提升了,可13团的上上下下却不高兴。因为大家舍不得他离开,可命令就是命令,舍不得走也得走。临走那天,聂凤智开了—个全团军人大会,近2000人集中在一个大沙河滩上,中间放了—张八仙桌,他站在八仙桌上给大家讲话。
讲着讲着,他变得轻声慢语了,说:
“同志们,因为我要离开你们了,今天我讲了你们许多好话,讲你们人也好,枪也好,能打仗,能吃苦,这也好,那也好。你们还有没有缺点呢?”
全场鸦雀无声地等着听。
“我看有那么一点。有点骄傲了!”他一字一顿地说了出来。然后,大声说:“你们和兄弟部队在一起,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老乡杀猪宰羊慰问你们,你们觉得自己功劳大,这是应该的。问你们是哪个部队的,你们把三八大盖枪拍得当当响回答人家。让你们抓紧时间苦练三大技术,你们说用不着,照样可以打胜仗。这些都是不对的。”
团长这些批评的话,尽管讲得并不严厉,却揭了揭大家平时并不以为然的“疤”,个个脸上红—阵、白一阵地低下了头,感到难为情。团长接着又讲:
“我想,你们的尾巴有点翘到天上了!这样发展下去……”
说着,他自己把双手向上伸去,做了个滑稽的动作:
“你们是不是还想到天上摘个月亮玩玩?”
团长的话音刚落,竟有人喊了一声:“想!”本来,这时会场的气氛是很严肃的,被莫名其妙的一声“想”,逗得全场大笑。
团长也跟着笑了起来。但是,慢慢地,大家从这笑声中悟出了团长批评的分量,这是团长临别赠言,也是他的批评和希望,于是笑声变成了掌声,掌声越来越响。这掌声似乎表达了全体指战员的心情:“您讲的都听清楚了,批评得很对,我们坚决改正。”
聂凤智走后,“上天摘月亮”的这句话,好长时间成了13团人人皆知的警句。善战的13团历任团长把与打仗并立的第一件事就是“防止部队骄傲自满的情绪”,并且作为“常抓不懈”的工作。
5。两个“团长”和“团长儿子”们的故事
在胶东抗日根据地时,有两个最有名的团,一个是因戏唱得好而出了名的京剧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