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页)
艘丫�昙秃艽蟮陌子窭肌N颐侨サ氖焙颍�优员呗饭��ㄏ愕�拧�
刚停好车,跟着松涛下去,因为这里路不宽,还得走一段儿。过马路的时候对面走来一位保养的很好的女人,松涛叫她金阿姨,俩人聊了好一会儿。很有趣的是,我写了她的故事,却在写完之后才第一次见到她。她的确是很热情开朗,女人如果老了都是这样,这个世界会美好很多。
到了饭店,松涛跟老板娘和老板打了招呼。同样的,作为故事里的人物,我也是第一次见到他们。有意思的是,他们好像跟我在故事里写的契合度很高。也许松涛的表达能力真的很不错。
更好玩的是,我的故事每一章多以于佑做的菜署名,我却从来没吃过他做的这些菜,只是松涛的推荐,或者说是有意无意的一句话听说的罢了。所以看着这些菜名,熟悉又陌生,突然扫到一个没有听说过的,“冬冬汤?”
过来点菜的老板娘笑着说,就是冬瓜冬菜瘦肉汤,夏天喝很解暑降温。
作者有话要说:
☆、初次印象
我跟松涛点了菜,这个时候还不到饭点,而且因为不是周末,还不算热闹,看着店门外来来往往的人,曾几何时,这里是我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不喧闹的环境,悠哉悠哉的行人,一个平淡无奇又充满乐趣的暑假就要结束的八月——想一想时间真是残忍。于是我和松涛居然聊起来以前上学时候的事情。毕竟我们在同一间高中。
“萝卜牛肉丸汤。”我和松涛正为高中时某件事情的细节争论的热闹,一坛沙煲被端上了桌。
“哎,于佑,还不忙吧?”松涛抬头,看着上菜的人笑嘻嘻地打招呼,我听到这个名字,不由自主地也转过头去看。
“比不上您松大少爷。”
我看着于佑,他真的是斯文的长相,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而且还有点学生的感觉,跟传统意义上“脑袋大,脖子粗”的厨子完全不同。也许是感受到了我的目光,于佑朝这边笑说,“这是我们招牌菜。”
他不是我故事中的那个人物,他是真实的于佑,但在我看来,好像没有太大的不同,“我尝尝。”我给自己和松涛舀了两碗汤和肉丸,松涛还在跟于佑聊天。看来在饭点前,厨房里边做好准备的于佑还是比较有空的。
我吃第三个牛肉丸的时候,于佑回厨房去了。松涛笑着问我,“怎么样?”
“好吃,手艺真不错。”
“那是。嘿,谁问你这个了?”
见于佑一面,这种想法既复杂又简单。说是复杂,也许是因为两个毫不相识的人都对我提起了他;也许是我对这个于佑有好感,写了关于他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属于我的;也许是因为,我们曾经有一段相似的人生经历;也许还有很多我也说不清的理由。但简单而言,就是见一面,如此而已。
“哎,巧了。”松涛突然笑着说,他朝我背后,即是店门口招手,我回头一看,是个高大的外国人正走进来,莫非他就是……我刚想着,松涛证明了我的猜测,“卡顿。”
那个外国人走过来,熟练不见外地拉了个凳子坐在我俩旁边,松涛继续调侃,“提前来接人下班?”
卡顿看了我一眼,笑着说,“来蹭你饭。”
接着松涛大概给我们介绍了一下。卡顿长得的确像布拉德皮特,不过是短发版的。之前松涛跟我说他留的是长发,现在剪短了,很有男人味。我们又聊了些事情,看得出卡顿很细心也比较谨慎,毕竟是初次见面。我反而比较欣赏他这点。
不过,在快要吃完饭的时候,于佑出来帮忙上菜,匆忙间,跟这边打了个招呼,卡顿那个时候跟他说话的模样,因为我坐得离他近,还是看出了他眼中好像青少年一样纯真的喜悦和爱意。
我熟悉又不熟悉这种眼神。因为我的女朋友曾经跟我说过,她吊死在我这棵歪脖树上,就是因为我平时看起来是个男人,但是看向她的时候,眼神是个纯情少年。
我曾经吐槽过无数次她这句话,最后我明白了。我不觉得迟。
故事中对于卡顿的描述,全来自于松涛的说法。这家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到最后,我也不清楚卡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每次提到他,总是觉得缺少些什么。
不过就我这次跟他吃饭的短暂经历,至少可以看出来,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出身好,幽默,豁达,毕竟还是看,长得帅,身材好是一目了然的。如果真要说他有什么缺点的话,大概是有些严谨,还有,跟叶扬一样,也许都擅长面对亲友以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