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页)
你要听我的,说不定比现在还苗条呢。
你这算是啥治法?要相信您的话,没病也会得病,大活人也给吓死。
老先生哈哈大笑说,对别的病号,我能用这一招吗?必须对症下药。常言说得好,心宽体胖。你心里有事,茶不思,饭不想,自然就减肥了。
众人哈哈笑。
老先生又问,儿子怎么样?
。。
看老何
那天是星期天,胖大嫂吃过早饭,收拾好家务,对大萍说,咱进城看看老何去,听说他上班了。何大萍听母亲说要进城,特别高兴,满口答应。
胖大嫂把平时舍不得穿的一套新衣服拿出来了,穿在身上,确实感到体形瘦了,衣服胖了,利索多了。她想起了老何,说他有福气吧,受了多年苦,蒙了多年冤;说他没福气吧,突然时来运转,一步登天。人哪!就像一场戏,里面的人物一会儿好了,一会儿歹了。老何被社会坑害了,又被社会挽救了,自己的命运自己却掌握不住,而是掌握在别人手里。不管怎样总算又见天日了,还真为他高兴,不觉得自己也满面生辉。
胖大嫂和何大萍来到县城,路过自由服装市场,看到大街两边的服装店一个接一个,都是一间一间的门面房,每个服装店的门头上都标有店名,比如:光头小子、黑贝、精品女装、名裤城,等等。有的根据服装品牌起的店名,也有的是店主的名字,反正自己经营的服装店,可以随意起店名。各店里的服装都很丰富,墙上挂的、衣架上挂的、门外模特身上穿的,等等,全是衣服。一般是什么季节,卖什么服装,色彩、款式、大小各异,看上去让人眼花缭乱。走着望着,何大萍突然冒出个想法,说娘,咱回去也在街上开个服装店吧,也能挣钱。
胖大嫂扭头看看大萍说,中、中,肯定比卖菜强。我咋没想起这法子呢,还是你多喝几年墨水,脑子灵。
起码您不会那么累了。
得有本钱哪。
把咱家那两头猪卖了。
卖了也好,我就省心了。
二人在大街上的人流中边走边说边看,觉得这里新鲜、好奇、人多、热闹,大开眼界,横竖都是大街,街上人来人往,人头攒动,还有公交车、出租车,不断“嘀嘀叭叭”地吆喝着,叫人为它让路。大街两边除了门面房和固定摊位,还有拉小三轮车的中年妇女在走动,目的是尽快卖掉车上的小商品。有的车上摆着内衣、*、袜子、鞋垫;有的在车上的玻璃盆里摆着切成块的菠萝、哈密瓜;有的摆着炒栗子的铁锅和炒熟的栗子。胖大嫂想起了大军说的城里就是好,这话一点也不假。
大萍说,以后星期天,你出来进货,我帮你看店。
到哪里进货呢?
咱问问卖服装的,就知道了。这县城肯定就有批发市场,咱走时去看看。
算娘没白养你,能给娘出主意想办法了。
二人并肩走着,大萍微笑着望着前方说,如果钱不够就借,等赚了钱再还。
回去咱就在街上租间房,闲了卖衣裳,忙了回家干活,反正衣裳放不坏。
咱卖衣裳,要摸透人家的心态,不要贪求大利,只要赚钱就卖,客户多了,自然就赚钱了。
你说得对,光死抠价钱,卖不出去,像钓鳖一样,咋能赚钱哩?
胖大嫂和何大萍走着说着穿过服装市场,到了十字街口,拐弯便是农业局大门。门卫听说找何局长,便慌忙站起来,热情地为她们带路。快到老何办公室门口时,恰巧老何手里拿着文件出来。他见到胖大嫂和何大萍立刻乐了,慌忙迎进办公室,一边让座,一边倒茶,亲热地询问家里情况。
胖大嫂看看他的办公室里,分内外两大间,内是居室,外是办公室,新桌子、新凳子、新沙发、新书柜,白墙壁、绿墙裙都是刚粉刷过的。胖大嫂坐在沙发上,感到弹弹的、绵绵的,很舒服。又瞧瞧身材高大的老何,穿得西装革履,把胡子刮得泛青,黑红的脸庞有了光润,脖颈上的伤疤也不明显了,说话声音亮了,人显得格外精神,浑身洋溢着年轻人的活力。胖大嫂心想,怪不得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话不假。这死老何真是心里痛快了,一脸喜色,像换个人似的。禁不住微笑说,你不像以前的老何了。
老何咧着嘴呵呵笑,咱变不了本色。
我是说你现在的相貌。
变老了吧?
年轻了。你准是偷吃了王母娘娘的仙丹,返老还童了。
开啥玩笑哇,人渐渐衰老,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抗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