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页)
李全学知道黄河鲤的价格其实不止八十元,但是他怕董五投毒的事情再次发生,只好委屈的答应了下来。。26dd村里的人并不知道黄河鲤的具体价格,见郭双福出的价高,都很高兴的答应了。去年过年前,村里鱼塘还捕捞了二千条鱼卖给郭双福。二千条鱼重四千五百斤,卖了三十六万元,村里八十五户每家分了四千多元。当初的投资基本上都收回来了,只是喂鱼的粮食款还没收回。而董五由于没有交份子钱,刚好拿这些钱抵了份子钱。不过以后他就可以分钱了,真真算是一分钱没出,还得了个大便宜。
得了现钱,大家又都开始念叨李大山的好,纷纷要李全学代为表示感谢。李全学也不想再去计较以前的不愉快,都点头答应了,毕竟这是村里人的一份心意。但是对于大家要他也分些钱的要求却以自己没有出资而予以拒绝。
但是这期间,还是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董五竟然给放出来了,而且什么罪也没有判!这家伙回来之后也不在外面鬼混了,整天在村里和各式各样的闲人瞎扯,经常还请这些人吃饭,也不知道他那里来的钱。有时候他还会跑到农场那边去,经常一去就是一天,回来的时候油光闪亮,趾高气扬,得意得不得了。
最气人的是董五这混球到处宣扬,说当初他是被李大山诬陷,结果派出所明察秋毫,识破了李大山的诡计,把自己放出来了。而且放言,只要李大山赶回来,自己就要给他点颜色看看。村民看不过他的嚣张样儿,问他既然是诬陷,为什么派出所没有把李大山抓进去?弄得董五哑口无言。
更有人讥讽他身材瘦弱得像火柴,怕是李大山快步走过带起的风都要把他吹倒!董五见自己没有多大的推销市场,也就不在大众场合那么嚣张了,但是和其他一些闲人的来往却更加密切了。
其实李全学留在家里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给自己选个接班人。自己这个书记当了二十多年,也该退下来了。如果不找个可信的人,把村里的事情处理好,有郭双福那头野狗盯着,村里的人怕是得不到一点好。
村里的村长叫李卫东,年龄四十多岁,早年在外搞过建筑工,人也算聪明。原来李大山在村里搞得红红火火的时候,这人对李全学和李大山都很客气。但是自从李大山被赶走,李卫东对李全学的工作安排就经常发表不同意见。而且这人还经常出入农场的餐饮大楼,也不知道郭双福和他商量了些什么,反正这以后李卫东更加不买李全学的账了。李全学也就知道这人是养不家的野狗,对他彻底失望了。
村里的会计叫李朝福,干了十多年村会计,已经五十多岁了。人很老实,村里的账目一直做得很清楚,对村里人也很好,大家也很信任他。而且李大山被人欺负的时候,村里人都不敢去看他,只有李朝福带了点东西去过一次,所以说他的品格也算是经历过历史考验的。
唯一不足的就是这人没见过多少世面,没有什么带领村民发展的本领。但是现在李全学觉得这样其实很好。李大山已经给村里建起了鱼塘,只要管理好了,每年收入几十万元一点问题也没有,大家每户都能分到六七千元。以后有李朝福这样的老实人守着最好不过,而且他也是老党员。
不过到镇上去汇报此事的时候,赵德胜却提出如果这样的话,要让董五也进入村两委班子,李全学急得话都说不完整了。结果僵持了半天,李全学也没有办法,因为赵德胜表示如果李全学不答应董五的事情,那镇上也不同意他提名的接班人选。最后李全学只能应承下来,希望到时候村民能发挥作用,把董五的事情否定掉。这也算是农民的智慧吧。
等到镇上来开会选举新的村支部书记,李卫东才知道自己被蒙在鼓里了,眼中冒出愤怒的火花,似乎想把李全学直接烧死。李全学也懒得理这样的黑心狗。由于有李全学的大力推荐,加之李朝富在党员干部中形象很好,李朝福在接下来的选举中以高票顺利当选,反对票只有二张,一张肯定是李卫东投的,另一张多半是李朝福自己。他也没有想到李全学会推荐他当村支书。
开完党员干部会接着又开村民大会。董五本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会计工作他也肯定干不了,镇上也没有这样提议。所以李全学就提名村里的一个年轻人李兵当会计。这小伙子是中专毕业,才参加工作就遭遇下岗,回到东风村务农。人也算精干,口碑尚可,关键是做得来账。而且由于这小子家里人口多,叔叔伯伯五六个,一大家子男丁十多个,在村里地位着实不低。大家都不愿意得罪家丁兴旺的同村人,李全学的提议又得到了通过。
镇上也知道董五有几斤几两,对于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