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页)
平,便开始了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悠闲日子,可钱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少了收入,日子一下子拮据许多,林大娘便在文庙外开了间小食铺,卖油条,面线糊之类的小吃,价廉味美,倒也是一笔不大不小的进项。
沈菊年见林大娘走来,便笑着对她点点头,心里想着该怎么用闽南话跟她打招呼,不等她开口,林大娘便笑这开口了。“你呵你呵,阿嘞忙哦?我头前(刚刚)叫阿聪来跟你说些事,也是我么得闲,这种事还是要我们大人自己讲才清楚。”
林大娘说得比较慢,沈菊年大概就能听懂了,微笑说:“有什么要紧事吗?进屋里说吧。”说着先转身进去了,林大娘叹气心道,大地方来的女人就是不一样,讲话走路都这么斯文秀气。
跟着进去了,不忙说话,沈菊年先泡了茶,做了个请的手势。福建安溪这一代得力于地形气候,多产茶叶,最多见的便是安溪铁观音。安溪人无事便爱闲嗑讲古,讲多了便口干舌燥,因为家中多备着茶叶,也未必是多名贵的好茶,总归是清香微苦,让人舌底生津的味道。
李群爱茶又挑剔,家中用的茶叶便又与别人家的不同,只拿气味一散开,便让人为之一振。
林大娘对茶没什么研究,但闻着也知道不是凡品,抿了一口,啧啧叹道:”这茶好着,一斤只怕要一钱银子吧!“
沈菊年笑而不语,其实这茶纵然再贵,也不及这套木鱼石茶具。一般的茶叶,闽南卖一钱银子,到了金陵可能卖到七钱。而李群所饮的茶叶,便是在产地也要卖到三两银子以上,不过茶叶再贵到底有限,茶具的价格却更是高的离谱,尤其是因茶择具,喝不同的茶便要用不同的茶具与之匹配。几套紫砂茶具价格都在数十金之上,一套木鱼石茶具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搜刮来的前朝贡品,便是有钱也难买到。李家里里外外看着干净朴素,仿佛也只是普通的小康之家,乡里人不认风雅,也仅觉得李先生不是个俗人,但若让真正的内行人见了,必要大叫一声败家。
沈菊年和林大娘就着茶点闲聊了起来,不到两居便进入了正题。
林大娘咬了一口绿豆糕,饮了一口极品观音王,只觉得仿佛身在人间仙境,慨叹了一番,这才开口道:“菊年啊,你家里够开销吗?”
沈菊年听明白了,点头道:“那还是够的。”
林大娘显然不怎么相信,叹气道:“你家李先生是个大好人,不过这日子也是要过的,没有进项怎么行呢?你看我那个林记小食铺,一般一般做着,一个月也能挣个三四两银子。”
沈菊年听着连连点头称是。林大娘自我感觉也挺好,笑容深了几分,又道:“我看你们一家要吃要穿,就算再有钱,也是坐吃山空,阿你唆丢不丢?(对不对)”
沈菊年脑中翻译了一下,才笑着说:“丢,丢。”心里想,那几十万两银子要什么时候才会坐吃山空?
林大娘满意笑道:“所以啊,我就想,你这做点心的手艺一万个人都挑不出来一个,不然你到我店里做事,我们把小食铺做大了,就是买卖糕点,我算过了,一个月估计都恩能够有这个数的进账。”林大娘说着,压低了声音,比了十根手指。
沈菊年讶异地挑了下眉。
“十两?”
林大娘呵呵一笑,“吓到了吧。”
一般来说,十两银子就够普通人家一年的用度了,一个月挣十两,那在一般人看来确实是很多了,简直是暴富。沈菊年本来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近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把李群的身价计算了一边,看惯了五百两以上的数目,一时之间对十两银子的价值有些换算不过来。
一包茶叶?
|网友~杯具女王~手打,转载请注明| 。txt99。
云都卷 第三章 面线糊
林大娘见沈菊年沉默凝思,以为她是被震住了、心动了,于是满意地笑笑,拍拍她的手说:“你也不用出什么本钱,东西店里都有,人过来就可以了。刚好我那点就在文庙旁边,跟你家先生离得也近,方便就近照顾,你说丢不丢?”
沈菊年依旧是笑着点头,心里悄悄盘算着,也是有些心动,能赚多少钱倒是无所谓,但有个寄托总是好的,她也确实热衷此道,现在最多的就是时间和金钱,既然开间糕点屋能够打发时间,那何乐不为?
林大娘走后,沈菊年回头便和李群商量,李群半躺在窗边的躺椅上,左手一把紫砂壶,右手一本《晋江新志》,一心二用,沈菊年说一句他便点个头嗯一声,等沈菊年说完了,他还是嗯地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